得了乙肝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免疫应答致肝细胞受损,使转氨酶等指标异常、胆红素代谢及白蛋白合成受影响,不同年龄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有不同特点,生活方式及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需及时就医全面检查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保护肝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得了乙肝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
一、乙肝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机制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在肝细胞内复制,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系统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内的多种酶会释放入血,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同时肝细胞合成功能受到影响,胆红素代谢等也会出现异常,从而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
二、肝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及相关指标
1.转氨酶升高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时,ALT会明显升高,一般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如在一些乙肝活动期的患者中,ALT可升高至200U/L以上。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线粒体被破坏,AST也会升高,AST/ALT的比值在乙肝不同病情阶段有一定变化,如在乙肝肝硬化时,AST/ALT常大于1。
2.胆红素代谢异常
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等表现,总胆红素可升高至几十μmol/L甚至更高。
3.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可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白蛋白降低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能出现腹水等情况,白蛋白水平可低于35g/L甚至更低。
三、不同年龄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乙肝患者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乙肝病毒后,肝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同样存在转氨酶升高等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乙肝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例如对于婴幼儿乙肝感染,要关注其肝脏功能的变化,定期检查肝功能,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干预。
2.成年乙肝患者
成年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需要根据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和乙肝病毒复制情况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避免劳累、饮酒等加重肝功能损害的因素。
3.老年乙肝患者
老年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时,由于其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等特点,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复杂。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和程度,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例如老年乙肝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时,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治疗措施。
四、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其他相关因素及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因素
乙肝患者如果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进一步异常。因此,乙肝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乙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因为酒精会加重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促进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2.合并其他疾病因素
乙肝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肝脏疾病,如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会增加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和复杂性。需要同时对合并疾病进行评估和处理,例如乙肝合并脂肪肝的患者,除了要关注乙肝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外,还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控制脂肪肝,以更好地改善肝功能。
对于乙肝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乙肝病毒载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