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测量:用合适体温计定时测宝宝体温,关注37.5-38℃的低热及变化。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宝宝精神、食欲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不同年龄表现有别。
二、环境调节
1.室内温度:维持22-25℃,用空调等调节但不直吹宝宝。
2.衣着被褥:穿宽松轻薄透气衣物,被褥不过厚利于散热。
三、补充水分
鼓励宝宝多饮温开水,小婴儿少量多次喂。
四、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每次10-15分钟,避着凉。
2.额头敷退热贴:贴退热贴散热,可反复换。
五、及时就医情况
1.出现异常表现:低热伴精神萎靡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2.特殊人群情况:新生儿低热或有基础疾病宝宝低热要尽快就医。
六、低龄儿童特殊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药物:3个月以下婴儿低热勿随意用退热药物,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2.护理操作轻柔:护理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或引起宝宝不适。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测量:用合适体温计定时测宝宝体温,关注37.5-38℃的低热及变化。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宝宝精神、食欲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不同年龄表现有别。
二、环境调节
1.室内温度:维持22-25℃,用空调等调节但不直吹宝宝。
2.衣着被褥:穿宽松轻薄透气衣物,被褥不过厚利于散热。
三、补充水分
鼓励宝宝多饮温开水,小婴儿少量多次喂。
四、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每次10-15分钟,避着凉。
2.额头敷退热贴:贴退热贴散热,可反复换。
五、及时就医情况
1.出现异常表现:低热伴精神萎靡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2.特殊人群情况:新生儿低热或有基础疾病宝宝低热要尽快就医。
六、低龄儿童特殊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药物:3个月以下婴儿低热勿随意用退热药物,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2.护理操作轻柔:护理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或引起宝宝不适。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测量:使用合适的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耳温枪等)定时测量宝宝体温,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趋势,正常小儿腋温为36-37℃,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7.5-38℃。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宝宝精神状态、食欲、有无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其他伴随症状,不同年龄宝宝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儿可能更易烦躁不安,幼儿可能表述不适等情况。
二、环境调节
1.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可使用空调等设备调节,但要注意避免直吹宝宝。
2.衣着被褥:给宝宝穿着宽松、轻薄、透气的衣物,被褥不宜过厚,以利于散热,避免因包裹过严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三、补充水分
1.多饮温开水:鼓励宝宝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少量多次喂水。
四、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身体,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
2.额头敷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额头,利用退热贴中的成分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退热贴可反复更换。
五、及时就医情况
1.出现异常表现:如果宝宝低热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哭闹不止、频繁呕吐、抽搐、皮疹、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提示存在严重感染或其他疾病。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出现低热,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病情变化快,无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宝宝出现低热,也需要尽快就医,因为基础疾病患儿抵抗力差,低热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
六、低龄儿童特殊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药物:低龄儿童(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低热时,应避免自行随意使用退热药物,因为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差,应及时就医明确低热原因后再做处理。
2.护理操作轻柔:在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等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引起宝宝过度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