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阳性指筛查中检测到异常情况,可能存在宫颈癌相关病变或病原体感染等,常见HPV检测阳性(包括高危型持续感染及低危型阳性)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如非典型鳞状细胞、低度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筛查阳性后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再根据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不同年龄女性等情况有相应差异,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
一、宫颈癌筛查阳性的含义
宫颈癌筛查阳性通常是指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检测到了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存在与宫颈癌相关的病变或病原体感染等。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如果TCT检查发现了异常细胞,或者HPV检测发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情况,都可能表现为筛查阳性。例如,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若HPV检测结果显示高危型HPV阳性,就属于筛查阳性的一种情况。
二、常见宫颈癌筛查阳性的具体情况及相关解释
(一)HPV检测阳性
1.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大多数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关,如HPV16、HPV18等亚型。如果多次检测发现高危型HPV持续阳性,那么患宫颈癌的风险会增加。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女性感染HPV的概率和持续感染的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女性免疫力相对较强,部分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自行清除,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0岁以后,机体清除HPV的能力下降,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可能感染HPV,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更高。
2.低危型HPV阳性
低危型HPV阳性可能会引起生殖器湿疣等病变,但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宫颈癌。不过,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因为少数情况下低危型HPV感染可能会有一些不良转归。
(二)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
1.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非典型鳞状细胞可能是由于炎症等良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有潜在的癌前病变。如果出现ASC,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对于有吸烟史的女性,吸烟可能会影响宫颈细胞的状态,增加出现异常细胞学改变的风险;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的女性,也可能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生活方式因素。
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LSIL多与低危型HPV感染相关,但也有少数可能进展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甚至宫颈癌。在病史方面,如果既往有过宫颈病变治疗史,再次进行筛查时出现LSIL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特殊性,需要由专业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HSIL提示有较高的癌前病变风险,需要及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等明确病变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年龄方面,老年女性患HSIL后进展为宫颈癌的速度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积极处理;而年轻女性如果发现HSIL,需要考虑其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三、宫颈癌筛查阳性后的进一步处理
(一)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癌筛查阳性后,通常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以放大宫颈局部图像,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以便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并在可疑部位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阴道镜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要考虑年龄差异带来的生理变化影响。例如,年轻女性阴道镜下的正常宫颈表现可能与老年女性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判断。
(二)活检病理检查
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是否患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金标准。根据活检病理结果来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果是轻度的癌前病变,可能会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等措施;如果是重度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则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治疗后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长期的随访监测,观察病情是否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