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全身症状有发热多为长期低热午后潮热可伴乏力盗汗儿童发热可能不典型老年发热可能不显著、乏力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机体慢性消耗能量代谢紊乱等、盗汗是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汗腺分泌异常儿童盗汗更易出现老人盗汗易引发并发症;呼吸道症状有多数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早期多轻微干咳或伴少量白黏痰长期吸烟人群易忽略儿童咳嗽需留意、早期咳痰量少多为白色黏液痰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痰加重老年咳痰无力需家属协助观察、部分早期患者可咯血咯血量可多可少有基础疾病患者咯血需密切监测儿童咯血易窒息。
一、全身症状
(一)发热
是肺结核早期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长期低热,一般为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患者体温波动较明显,可伴有乏力、盗汗等表现。研究表明,约50%-70%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其发热机制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可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发热。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肺结核早期发热可能相对不太典型,有时可能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且容易被家长忽视。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热可能相对不显著,需密切观察。
(二)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能量代谢紊乱,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一般来说,乏力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如果经过休息后乏力症状仍不能缓解,需要警惕肺结核的可能。
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劳累、睡眠不足的人群,本身就容易出现乏力症状,若同时合并肺结核早期感染,乏力症状会更加明显。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影响机体代谢,更容易在肺结核早期出现乏力加重的情况。
(三)盗汗
表现为夜间或睡醒时全身出汗,尤其是前胸、后背等部位出汗较为明显。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据统计,约30%-50%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盗汗症状,严重的盗汗可能会导致患者衣物湿透,影响睡眠质量。
儿童患者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盗汗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夜间睡眠时的出汗情况。对于老年人,盗汗可能会导致其身体虚弱,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等,需要引起重视。
二、呼吸道症状
(一)咳嗽
多数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早期咳嗽多为轻微干咳,或者伴有少量白色黏痰。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会加重,咳嗽性质也可能发生改变。咳嗽的机制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呼吸道后,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一般来说,肺结核引起的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咳嗽超过2-3周,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就需要考虑肺结核的可能。
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其呼吸道本身就受到刺激,容易出现咳嗽症状,此时若出现肺结核早期咳嗽,可能更容易被忽略,需要提高警惕。儿童患者咳嗽时可能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有无长期不愈的咳嗽情况。
(二)咳痰
早期咳痰量一般较少,痰液多为白色黏液痰。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咳痰量增多,痰液性质发生变化,如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脓性痰。痰液中可能会带有少量血丝,这是因为结核病变侵犯肺部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所致。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本身就有咳痰的基础,当合并肺结核时,咳痰症状会加重,且痰液性状的改变可能更难区分,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老年患者咳痰时由于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需要家属协助观察痰液情况。
(三)咯血
部分肺结核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则较为凶险。咯血的原因是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使血管破裂出血。一旦出现咯血,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咯血可能会诱发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儿童患者咯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气道较窄,更容易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家长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