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早期在情绪方面有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躯体方面有睡眠障碍、疲劳乏力、食欲改变;行为方面有活动减少、社交退缩等表现,且不同人群在各方面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加重相关症状。
一、情绪方面
1.持续的情绪低落:患者会长时间处于一种闷闷不乐、悲伤的情绪状态,这种低落情绪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例如,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70%的抑郁症患者在疾病早期会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且这种情绪难以通过一般的安慰等方式缓解。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可能表现为无故的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不再感兴趣等;女性在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更易出现情绪低落相关症状,而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情绪低落的程度,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人群出现持续情绪低落的风险相对更高。
2.兴趣减退:对以前热衷的活动失去兴趣,比如原本喜欢运动、社交、读书等,现在都提不起劲。研究表明,超过8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兴趣减退情况,儿童可能对原本喜爱的游戏、户外玩耍等失去热情,老年患者可能对曾经喜爱的下棋、园艺等活动不再关注,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缺乏社交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兴趣减退的早期症状。
二、认知方面
1.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完成日常任务或学习等活动。相关研究发现,约6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儿童可能在课堂上无法专注听讲,青少年可能在做作业时容易分心,老年人可能在处理财务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务时出现困难,长期失眠、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可能会加剧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脑部疾病史的人群出现该症状的风险可能增加。
2.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比如忘记约会、忘记重要的工作细节等。临床观察发现,抑郁症早期患者中约50%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现象,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记忆力下降可能更为明显,长期精神压力大、缺乏充足睡眠的人群记忆力下降的几率更高,有头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出现记忆力下降早期症状的可能性增大。
三、躯体方面
1.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或早醒等。大约8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儿童可能出现夜间频繁哭闹、难以入睡等情况,青少年可能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入睡困难,老年人睡眠本身相对较少,若出现早醒等情况需警惕抑郁症,长期昼夜颠倒的生活方式会严重干扰睡眠,有焦虑症病史的人群睡眠障碍往往更为突出。
2.疲劳乏力:感觉身体疲惫,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研究显示,约7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会有疲劳乏力的表现,儿童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比以往更容易感到累,青少年可能在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老年人可能在进行轻微活动后就出现明显乏力,长期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加重疲劳感,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早期躯体症状。
3.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导致体重下降;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约6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存在食欲改变,儿童可能表现为吃饭量减少,青少年可能因情绪影响出现暴饮暴食或厌食情况,老年人食欲改变可能与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有关,长期节食、饮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容易引发食欲改变,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食欲改变可能会被混淆,需仔细鉴别。
四、行为方面
1.活动减少:变得不爱动弹,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例如,原本经常散步的人现在很少出门活动,约7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会出现活动减少的情况,儿童可能从活泼好动变得较为安静,青少年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和社交,老年人可能从偶尔外出变为长时间待在家中,长期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使活动减少的症状更易出现,有帕金森病史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人群活动减少可能与疾病本身和抑郁情绪相互影响有关。
2.社交退缩:回避与他人交往,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超过60%的抑郁症早期患者存在社交退缩现象,儿童可能拒绝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青少年可能远离朋友聚会,老年人可能减少与邻居、亲友的交往,长期孤立的生活方式会加重社交退缩,有社交焦虑病史的人群社交退缩可能更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