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来例假易感冒受多因素影响,包括女性生理周期中激素变化致免疫力下降,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状况不同影响免疫力;营养方面有摄入不足或不合理饮食结构影响;生活方式上保暖不当,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特点致受凉风险不同;还有本身基础疾病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免疫力,有相关病史者感冒更易发生。
一、免疫力下降因素
(一)女性生理周期影响
在月经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出现波动。一般来说,月经前期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孕激素水平相对也有变化。这种激素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影响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在月经期间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比如,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月经前期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活性会有所降低,使得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二)不同年龄阶段差异
对于青春期女性,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月经初潮后激素调节还不太稳定,免疫力相对较为脆弱,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而感冒的情况。而对于育龄期女性,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在月经期间这种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会更加明显。中老年女性由于自身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且整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在月经(围绝经期可能月经不规律)期间免疫力下降更为显著,也就更易在一来例假时感冒。
二、营养因素
(一)营养摄入不足
在月经期间,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食欲变化,比如食欲下降。如果此时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关键营养素缺乏,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若女性在月经期间维生素C摄入不足,就会使身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降低。有研究显示,长期维生素C缺乏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会明显高于维生素C充足的人群。另外,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等抗体的合成,而抗体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武器,月经期间蛋白质摄入不够会导致抗体合成减少,增加感冒的易感性。
(二)不同生活方式下的营养差异
对于长期节食减肥的女性,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免疫力下降和感冒风险。而对于经常食用高热量、低营养食物的女性,虽然整体营养可能并不缺乏,但在月经期间由于身体特殊的生理状态,这些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例如,高糖饮食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女性在月经期间若大量摄入高糖食物,会使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等受到抑制,增加感冒发生的几率。
三、生活方式因素
(一)保暖不当
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相对较为虚弱,若不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脚部等部位受凉,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比如,脚部受凉会通过神经反射影响上呼吸道黏膜的血液循环,使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让感冒病毒侵入。有临床观察发现,在寒冷天气且不注意保暖的月经女性中,感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注意保暖的女性。
(二)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特点
青少年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更倾向于穿着较单薄的衣物,而且生活中可能不太注重根据月经周期调整生活方式,比如运动后不及时更换衣物等,增加了受凉感冒的风险。中老年女性由于感觉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寒冷的感知不敏锐,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忽视保暖,一旦受凉就容易引发感冒。
四、疾病因素
(一)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
如果女性本身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在月经期间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免疫力。例如,贫血患者本身就存在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的情况,在月经期间失血会进一步加重缺氧状态,影响身体各器官包括免疫系统的功能。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紊乱,身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受到影响,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并发感染,包括感冒。有研究统计,患有基础疾病的月经女性,一来例假就感冒的概率比健康女性高很多。
(二)不同病史对感冒易感性的影响
对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免疫力相对更易波动,感冒的复发率会更高。而有过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女性,本身免疫系统就存在一定问题,在月经期间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使得感冒更容易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