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肤瘙痒起红疙瘩可能由皮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疥疮等引起。皮肤过敏包括接触过敏原和食物过敏;湿疹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荨麻疹与感染、药物、物理因素等有关;疥疮由疥螨引起且具传染性。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就医时需详细描述情况,特殊人群要告知自身情况。
一、皮肤过敏
1.接触过敏原:
原因:皮肤接触到如化妆品、某些植物、化纤织物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做出异常反应,引发过敏,导致全身皮肤瘙痒起红疙瘩。例如,使用新的护肤品后,短时间内可能出现脸部、颈部等接触部位甚至全身的过敏表现。在儿童中,可能因接触某些毛绒玩具的材质而过敏,年龄较小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易受过敏原刺激。
特点:瘙痒较为明显,红疙瘩可呈红斑、风团等不同形态,有明确的接触相关物质病史。
2.食物过敏:
原因:食用了如海鲜、牛奶、鸡蛋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过敏原进入人体,激发免疫应答,导致皮肤出现瘙痒起红疙瘩的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食物过敏的种类有所差异,儿童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多为牛奶、鸡蛋等,而成人可能对海鲜等更易过敏。例如,儿童食用牛奶后,可能在数小时内出现全身皮肤的过敏反应。
特点:除皮肤症状外,可能还伴有胃肠道不适等其他过敏表现,有明确的进食相关食物病史。
二、湿疹
1.内在因素: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湿疹病史,个体遗传易感性增加。遗传因素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等,使皮肤更易发生炎症反应。例如,父母一方患有湿疹,子女患湿疹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遗传因素而发病,儿童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湿疹可能在婴儿期就表现出来。
免疫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时,容易引发湿疹。如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等免疫异常情况,会导致皮肤炎症反应的发生。不同年龄的人群免疫状态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相对更易出现免疫相关的异常导致湿疹。
2.外在因素:
环境因素:干燥的环境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引发湿疹。例如,冬季空气干燥,皮肤水分流失快,更易发生湿疹。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和耐受不同,儿童皮肤更娇嫩,在干燥环境下更易出现湿疹表现。此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气候变化等也可能诱发湿疹。
三、荨麻疹
1.病因: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感冒病毒、肝炎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都可能引发荨麻疹。在儿童中,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如幼儿急疹发病过程中可能伴随荨麻疹样皮疹。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有差异,儿童易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等,而成人可能因细菌感染等引发荨麻疹。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使用药物不同,儿童使用药物相对更需谨慎,某些儿童专用药物也可能引发过敏导致荨麻疹。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可引起荨麻疹。例如,寒冷性荨麻疹在接触冷空气或冷水后发病,不同年龄人群对物理因素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因寒冷刺激引发荨麻疹。
四、疥疮
1.病原体及传播:
由疥螨引起,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握手、同床睡觉等)或间接接触(如使用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等)传播。各年龄人群都可能感染疥疮,但儿童由于密切接触的机会较多,如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易相互传播。
皮肤表现:皮肤瘙痒往往较为剧烈,夜间加重,在皮肤薄嫩部位如手指缝、手腕屈侧、肘部、腋窝、腰部、下腹部、生殖器等部位可见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隧道。
就医建议
当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起红疙瘩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明确病因。例如,对于怀疑过敏引起的情况,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等;对于湿疹、荨麻疹等,会根据具体表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在就医过程中,应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发展变化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就医时需特别告知医生自身情况,儿童就医时家长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孕妇则要考虑药物等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