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包括原发型肺结核其定义是原发性结核感染引起的临床病症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儿童及初染青少年症状轻不典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分急性和亚急慢性急性又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入血儿童多见起病急有全身中毒症状X线见双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均匀亚急慢性少量结核分枝杆菌多次入血成年人多见病程长症状相对轻X线见双肺上中部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粟粒状阴影继发型肺结核分浸润性和纤维空洞型浸润性最常见是原发病灶重新活动或外源性再感染好发成年人症状多样X线见肺内浸润性病灶及小空洞等纤维空洞型因浸润性未及时有效治疗致空洞长期不愈壁增厚病灶广泛纤维化多见于长期不规范治疗患者病程长症状重X线见单侧或双侧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纤维增生肺门抬高肺纹理垂柳样改变等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入高敏状态胸膜腔致的胸膜炎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相对多见分干性和渗出性干性主要胸痛渗出性多有发热胸痛气短胸闷等查体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X线或超声可发现胸腔积液。
定义:是原发性结核感染引起的临床病症,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好发人群:多为儿童及初染的青少年,生活方式上若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病史方面多为首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表现:症状多较轻且不典型,可表现为低热、轻咳、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原发综合征(由肺内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或胸内淋巴结结核(表现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定义:又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
好发人群:儿童多见,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感染并发生血行播散;青少年及成年人也可发病,生活方式上若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有免疫抑制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易患,病史方面可能有近期感染大量结核分枝杆菌且未及时控制的情况。
表现:起病急,有全身中毒症状,常呈高热、寒战、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可伴咳嗽、咳痰、咯血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大小、密度、分布均匀。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定义:是少量结核分枝杆菌多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
好发人群:成年人多见,生活方式上若免疫力相对低下但尚可维持一定防御能力,病史方面可能为结核分枝杆菌间歇性入血导致病情反复。
表现: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慢性中毒症状,也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肺上、中部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阴影。
继发型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
定义: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多为已静止的原发病灶重新活动或外源性再感染所致。
好发人群:成年人多见,有既往结核感染史或免疫力相对不稳定的人群易患,生活方式上如劳累、压力大等可能诱发,病史方面多有过结核感染经历。
表现:症状多样,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典型表现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内浸润性病灶及小空洞等。
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定义:是由于浸润性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壁增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所致。
好发人群:多见于长期不规范治疗的患者,成年人居多,生活方式上不规律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病史方面有较长期的肺结核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
表现:病程长,症状重,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咯血、低热、盗汗、消瘦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肺门抬高,肺纹理呈垂柳样改变等。
结核性胸膜炎
定义: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胸膜腔引起的胸膜炎症。
好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上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且结核菌累及胸膜易患,病史方面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情况。
表现: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较剧烈,可随呼吸和咳嗽加重;渗出性胸膜炎多有发热、胸痛、气短、胸闷等,查体可闻及胸膜摩擦音或有胸腔积液体征,胸部X线或超声检查可发现胸腔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