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出血不一定是宫颈癌,可能导致宫颈出血的情况有宫颈炎症(急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损伤(性生活损伤、妇科检查损伤)、排卵期出血;宫颈癌引起宫颈出血有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特点及其他表现,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有关;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区分宫颈出血是否为宫颈癌,出现宫颈出血应及时就医,有性生活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很重要。
一、可能导致宫颈出血的其他情况
宫颈炎症
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炎症会使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例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少量出血。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急性宫颈炎患者会出现宫颈出血症状,其发病与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经期卫生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更易患急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等。宫颈息肉是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质地脆弱,接触时易出血,比如患者可能在排便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慢性宫颈炎的发生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入侵等有关,各个年龄段女性都可能患病,且病程较长。
宫颈息肉:是宫颈组织的良性增生,通常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得宫颈管局部黏膜过度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息肉的血管比较丰富,质地柔软,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性生活、妇科检查等,容易发生出血,一般为少量点滴状出血。
宫颈损伤
性生活损伤:粗暴的性生活可能导致宫颈黏膜或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在性生活不注意方式方法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年轻女性。
妇科检查损伤:如在进行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等检查时,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宫颈损伤出血,一般这种损伤较为轻微,经过适当处理可恢复。
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部分女性可能会误以为是宫颈出血,这种出血一般量较少,持续时间短,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宫颈本身病变无关,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二、宫颈癌导致宫颈出血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宫颈癌引起宫颈出血的特点
接触性出血:这是宫颈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在排便后出现阴道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出血可能会增多。
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要高度警惕宫颈癌的可能,早期宫颈癌患者也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
宫颈癌的其他表现:除了出血症状外,宫颈癌患者还可能出现阴道排液,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所致。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多孕多产等因素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段女性都有可能患宫颈癌,但以30-55岁女性多见。
三、如何区分宫颈出血是否为宫颈癌
医学检查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如是否有赘生物、糜烂样改变等情况。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检查,可发现是否有异常细胞,如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TCT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有重要作用,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检查。
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若HPV检测呈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明确宫颈是否有病变。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异常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可在阴道镜下取活检,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宫颈组织是否有癌细胞,从而确定是否为宫颈癌。
如果出现宫颈出血的情况,不要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通过上述相关检查明确宫颈出血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TCT和HPV检测等宫颈癌筛查项目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