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剥脱性皮炎需从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等方面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区分,病史方面剥脱性皮炎多有基础疾病或用药史,其他疾病各有相应病史;临床表现上剥脱性皮炎有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等,其他疾病表现不同;实验室检查中剥脱性皮炎血常规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肝肾功能可能异常,其他疾病有各自特点;组织病理学上剥脱性皮炎有特定表皮和真皮改变,其他疾病也有不同病理表现,且不同人群鉴别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剥脱性皮炎:多有明确基础疾病史,如银屑病、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病史,部分患者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生素等)史。例如,有银屑病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加重等情况下可能发展为剥脱性皮炎。而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也各有其相应病史,如药疹多有用药史,脂溢性皮炎常有脂溢部位(如头皮、面部等)的慢性炎症病史等。
其他类似疾病:药疹有明确用药史,一般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发病;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湿疹多有反复发作的皮疹史,皮疹多形性等。
临床表现方面
剥脱性皮炎: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之后大量脱屑,皮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病情严重时可累及黏膜,如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红肿等。皮肤脱屑可呈片状或细糠状,且脱屑持续时间较长。
其他类似疾病:药疹的皮疹形态多样,可有点疹、斑疹、丘疹、水疱等多种表现,停药后经治疗皮疹可逐渐消退;脂溢性皮炎的皮疹主要发生在头皮、面部、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表现为暗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一般无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的表现;湿疹的皮疹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等,皮疹常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但一般不会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如剥脱性皮炎那样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鉴别
血常规
剥脱性皮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增高,这是因为皮肤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动员增加。例如,在一些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患者中,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高达10%-20%以上。
其他类似疾病:药疹患者血常规变化多样,若为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也可增高,但一般不如剥脱性皮炎时显著;脂溢性皮炎患者血常规多无明显异常;湿疹患者血常规一般也无特异性改变,若有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多无明显增高。
肝肾功能
剥脱性皮炎:由于皮肤大量脱屑,机体代谢增加,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是因为皮肤炎症反应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影响肝脏功能;肾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能出现异常,这与机体整体代谢紊乱以及皮肤渗出等导致的体液丢失有关。
其他类似疾病:药疹患者若药物对肝肾功能有影响时才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脂溢性皮炎一般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肝肾功能多正常;湿疹患者肝肾功能通常无明显异常,除非湿疹病情严重合并有其他系统并发症时才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改变,但相对少见。
组织病理学鉴别
剥脱性皮炎:表皮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浅层有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例如,在显微镜下可见表皮的这些病理改变,反映了皮肤慢性炎症及增生的过程。
其他类似疾病:药疹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因药疹类型不同而异,如固定型药疹表现为表皮细胞坏死,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脂溢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轻度海绵形成,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等;湿疹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海绵形成,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等,与剥脱性皮炎的组织病理表现有明显区别。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鉴别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因素。例如,儿童患者在考虑剥脱性皮炎鉴别时,要特别注意其用药史及基础疾病的特殊性,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一些药物的使用禁忌等情况;女性患者在考虑与一些与激素水平可能相关的疾病鉴别时需注意自身激素水平情况等;有特殊生活方式(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的人群在鉴别时要考虑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等。总之,通过全面综合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临床表现观察以及准确的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才能准确区分剥脱性皮炎与其他类似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