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病程短、诱因明确、症状急重、治疗相对简单且预后较好,儿童急性荨麻疹需注意药物选择和心理安抚,老年急性荨麻疹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病因复杂、全身症状相对轻、治疗复杂周期长,儿童慢性荨麻疹需关注生长发育,老年慢性荨麻疹要综合全身状况、关注心理状态。
一、病程方面
1.急性荨麻疹:病程较短,通常病程在6周以内。多是突然发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等诱因后短期内就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例如,部分患者因进食某种食物后数小时内就会出现全身散在的风团,瘙痒明显。
2.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甚至数月、数年。病情容易反复,时轻时重,患者可能会长期受到荨麻疹的困扰,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二、病因方面
1.急性荨麻疹:往往有明确的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等)、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等)。一般是接触或感染某种因素后,机体迅速产生免疫反应而发病。例如,感染了A组链球菌后,部分患者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荨麻疹表现。
2.慢性荨麻疹:病因相对复杂,部分患者难以明确具体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也可能与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内分泌因素等有关。比如,有研究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自身抗体,提示自身免疫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三、临床表现方面
1.急性荨麻疹:症状相对较急重,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鲜红或苍白,发作突然,数小时内风团可消退,但新的风团又可陆续出现,瘙痒较为剧烈。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例如,因药物过敏引起的急性荨麻疹,除了皮肤风团外,可能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2.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风团持续时间可能较急性荨麻疹稍长,但多数在数小时内消退,不过会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病情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社交等。
四、治疗方面
1.急性荨麻疹:首先要去除诱因,如明确是食物过敏则避免再次食用该食物,是药物过敏则停用相关药物等。然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大多患者经积极去除诱因和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后,病情可较快控制,预后较好。例如,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用药后症状能得到缓解。
2.慢性荨麻疹:治疗相对复杂,首先也需尽量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因,但有时较困难。抗组胺药物治疗是基础,但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抗组胺药物,甚至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等药物治疗。而且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配合治疗。
五、特殊人群方面
1.儿童急性荨麻疹:儿童急性荨麻疹较为常见,诱因可能与食物过敏关系密切,如牛奶、鸡蛋等。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的抗组胺药物,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如出现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避免因瘙痒等不适产生焦虑情绪。
2.儿童慢性荨麻疹:儿童慢性荨麻疹相对少见,但治疗同样需要谨慎。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对儿童有一定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等,尽量寻找可能的诱因,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心理压力。
3.老年急性荨麻疹:老年急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可能的诱因,如是否有新更换的药物、是否接触新的环境因素等。并且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皮肤护理,因为老年人皮肤较为敏感和干燥,要避免因搔抓等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4.老年慢性荨麻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长,身体机能下降,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药物治疗需权衡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很多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患病而出现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