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涉及多方面情况,需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评估严重程度,通过HPV分型、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等评估,低危型感染可定期复查等,高危型感染需进一步检查,孕妇需多学科评估处理。
一、挖空细胞的含义及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
挖空细胞是一种异常细胞,通常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改变。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提示可能存在HPV感染相关情况。HPV有多种亚型,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引起尖锐湿疣等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仅出现挖空细胞并不直接等同于严重疾病,但需要进一步评估。
(一)年龄因素影响
不同年龄段女性感染HPV的概率和后续发展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免疫系统相对更活跃,部分低危型HPV感染可能有一定自限性,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风险也需关注;而中老年女性免疫系统功能有所下降,HPV持续感染进展为高级别病变甚至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性别因素
仅针对女性,女性感染HPV的途径多样,如性传播等,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主要关注女性宫颈局部病变情况及HPV感染状态。
(三)生活方式影响
吸烟、免疫力低下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HPV持续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的转归。吸烟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更难清除HPV病毒,增加病变进展的可能性;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降低免疫力,不利于宫颈病变的恢复。
(四)病史因素
若既往有其他宫颈病变病史,如既往曾有低级别宫颈病变等,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时病情评估需更谨慎,因为有基础病变的情况下,再次出现挖空细胞可能提示病变有进展或复发的倾向。
二、严重程度的评估方面
(一)HPV分型检测
通过检测HPV是高危型还是低危型来初步判断严重程度倾向。如果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对来说有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重视;而低危型HPV感染大多引起良性病变表现,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因为部分低危型HPV感染也可能导致较为明显的局部病变症状。
(二)宫颈细胞学检查
结合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来综合评估。如果TCT提示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则病情相对更复杂,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明确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有一定比例可能自然消退,但也有少数会进展;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则更倾向于癌前病变,需要积极干预。
(三)阴道镜及活检情况
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病变的外观情况,如是否有醋白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等异常表现,然后通过活检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是判断病变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如果活检提示只是CINI级,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通过增强免疫力等方式观察病变转归;若活检提示CINII级、CINIII级甚至更严重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分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CINII级、CINIII级有进展为宫颈癌的可能,属于相对严重的癌前病变范畴。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对于低危型HPV感染伴挖空细胞情况
年轻女性且免疫功能正常者,可定期复查,观察局部病变变化及HPV清除情况,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TCT和HPV检测。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对于有明显低危型HPV感染相关病变表现,如尖锐湿疣样病变等,可根据病变情况采取物理治疗等方式去除病变组织,但要注意治疗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未育女性,需权衡治疗利弊。
(二)对于高危型HPV感染伴挖空细胞情况
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明确宫颈病变情况。如果活检提示CINI级,可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病变发展,同时积极增强免疫力,部分患者病变可消退;如果活检提示CINII级、CINIII级,则可能需要行宫颈锥切术等治疗,以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展为宫颈癌。对于中老年女性,更要重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情况,因为其发生癌的风险相对更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出现慢性宫颈炎伴挖空细胞情况需谨慎处理。由于孕期机体免疫力变化及激素水平影响,HPV感染相关病变的转归可能不同。需要由多学科团队(包括妇产科、感染科等)共同评估,根据孕周、病变严重程度等综合决定处理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同时密切监测宫颈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