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按不同阶段有不同症状表现,急性乙肝分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黄疸前期多有畏寒发热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疸,恢复期症状减轻;慢性乙肝分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有乏力头晕等,重度症状更明显;乙肝肝硬化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轻,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表现;乙肝相关肝衰竭分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亚急性)、慢性,各有相应表现且儿童有其特殊性。
一、急性乙肝症状表现
(一)黄疸前期
多数起病隐匿,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7.5~38.5℃,儿童相对更易出现发热症状且体温可能更高些。此期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等,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更依赖家长观察其是否有异常哭闹、拒食等情况。一般持续1~21天,平均5~7天。
(二)黄疸期
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但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眼白)和皮肤出现黄疸,约2~6周内达高峰。部分患者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等表现,儿童皮肤较薄嫩,黄疸时可能皮肤黄染更易被察觉,且儿童的肝脏代谢等生理特点可能使其黄疸相关表现有其自身特点。
(三)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此期持续数周至数月,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密切关注恢复进程。
二、慢性乙肝症状表现
(一)轻度慢性乙肝
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等症状,肝稍大,可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缓慢,家长可能发现孩子不爱活动、消瘦等情况。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二)中度慢性乙肝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三)重度慢性乙肝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儿童重度慢性乙肝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生长发育受影响,如身高、体重增长落后于正常儿童等情况,需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及生长指标。
三、乙肝肝硬化症状表现
(一)代偿期
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及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脏功能储备仍能满足机体需要,肝脏大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质地偏硬,脾轻至中度大。儿童代偿期肝硬化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腹部稍膨隆等,家长易忽视而未及时就诊。
(二)失代偿期
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类临床表现。
肝功能减退表现: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易腹泻等;出血倾向和贫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贫血等;内分泌紊乱如雌激素增多致蜘蛛痣、肝掌,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女性可有月经失调、闭经等。儿童因内分泌系统发育不完善,内分泌紊乱相关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如女性儿童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
门静脉高压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及休克等;腹水,腹胀明显,大量腹水时腹部膨隆如蛙腹,可出现呼吸困难、脐疝等,儿童腹水时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及活动能力。
四、乙肝相关肝衰竭症状表现
(一)急性肝衰竭
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并有以下表现:极度乏力,明显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值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有出血倾向,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肝脏进行性缩小。儿童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往往更迅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变化。
(二)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出现以下表现: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大于正常值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三)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有腹水或其他门静脉高压表现;可有肝性脑病;血清TBil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