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是眼睛感受光线并转化神经信号的结构,其结构完整性破坏可致脱落,诱因有玻璃体牵拉相关(年龄增长致玻璃体变性、近视使眼轴延长等)、眼部外伤(机械性及医源性)、眼部疾病(视网膜变性、肿瘤、葡萄膜炎等),儿童视网膜脱落与先天性因素关系密且症状不典型需家长密切关注,老年视网膜脱落多与玻璃体退变等相关且要告知全身状况、控制基础疾病及家属协助。
一、视网膜结构与正常功能基础
视网膜是眼睛内部感受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重要结构,由多层细胞组成,包括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等,其正常功能是保证视觉信号准确传递。当视网膜的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就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
二、视网膜脱落的常见诱因
(一)玻璃体牵拉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变性,出现液化、浓缩等改变,变得不再紧贴视网膜。老年人玻璃体液化较为常见,玻璃体收缩时容易对视网膜产生牵拉作用。例如,50岁以上人群中,玻璃体液化的发生率较高,相对更容易因玻璃体牵拉导致视网膜脱落。
对于儿童,先天性玻璃体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虽然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
2.近视因素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患者的眼轴会延长,眼球壁被拉长,视网膜相对变薄且变得脆弱,同时玻璃体也更容易发生变性。这种情况下,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量更大,视网膜脱落的风险比正常视力者显著增加。比如,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且,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长,风险越高。
(二)眼部外伤因素
1.机械性外伤
眼部受到撞击、顿挫伤等机械性外力作用时,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的撕裂、脱离。例如,球类运动中眼部被球击中、交通事故中面部受伤波及眼部等情况,外力的冲击会使视网膜的结构瞬间受到破坏,引发视网膜脱落。儿童在玩耍时若眼部受到意外撞击,也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相对娇嫩,更需注意防护。
2.医源性外伤
在一些眼部手术过程中,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损伤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例如,手术中器械对视网膜的触碰、玻璃体切除过程中对视网膜的影响等。
(三)眼部疾病因素
1.视网膜变性疾病
如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表现为视网膜上出现一些边界清晰的、形似格子的变性区域,这些区域的视网膜组织比较薄弱,容易发生裂孔,进而引起视网膜脱落。囊样变性则是视网膜内出现囊性改变,破坏了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增加了视网膜脱落的可能性。这类疾病在高度近视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高度近视本身就会导致视网膜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
2.眼部肿瘤
某些眼部肿瘤,如脉络膜黑色素瘤等,会占据眼内空间,改变眼内的压力和结构,对视网膜产生压迫或牵拉,从而引发视网膜脱落。肿瘤细胞的生长也可能侵犯视网膜组织,破坏其完整性。
3.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导致视网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同时炎症反应可能引起视网膜的粘连、牵拉等改变。长期的葡萄膜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逐渐发展为视网膜脱落。
三、特殊人群视网膜脱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视网膜脱落
1.特点
儿童视网膜脱落的诱因可能与先天性因素关系更密切,如先天性玻璃体异常、先天性视网膜发育异常等。临床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儿童往往不能准确描述眼部不适,可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球转动时不适等,容易被忽视。
2.注意事项
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眼部情况,尤其在儿童有眼部外伤史或家族中有视网膜脱落相关疾病时。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视力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眼科就诊,尽早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因为儿童的视网膜组织处于发育阶段,及时治疗对预后影响较大。
(二)老年视网膜脱落
1.特点
老年人视网膜脱落多与玻璃体退变、眼部的一些退行性病变相关,如视网膜变性等情况更为常见。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等,对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2.注意事项
老年人本身全身机能下降,在就诊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以减少这些基础疾病对眼部病情的不利影响。同时,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家属要给予更多的陪伴和照顾,协助老人进行眼部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