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软脑膜受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弥漫性炎症改变,按发病年龄分多种类型,不同年龄段宝宝症状有别,一般症状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婴儿前囟饱满、呕吐、抽搐、颈项强直等,还有皮肤表现、呼吸改变等,新生儿症状不典型,婴儿和儿童症状有差异,宝宝出现疑似症状家长要立即带医,经多项检查确诊后依病原体进行相应治疗,就医时要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等。
一、脑膜炎的定义及分类
脑膜炎是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根据发病年龄等因素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新生儿脑膜炎、婴儿脑膜炎、儿童脑膜炎等,不同年龄段宝宝患脑膜炎的病原体等可能有所差异。
二、宝宝脑膜炎常见症状
(一)一般症状
1.发热
多数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5℃以上,且可能持续不退。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患脑膜炎时,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体温波动。
2.精神状态改变
宝宝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例如原本活泼好动的宝宝变得嗜睡、不爱玩耍,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这是由于颅内炎症刺激神经,影响了宝宝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
3.食欲减退
宝宝吃奶量减少,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能出现不爱吃东西的情况。这与宝宝身体不适,胃肠道功能受影响以及神经系统受炎症影响导致的食欲调节功能异常有关。
(二)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婴儿表现)
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头痛,但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前囟饱满等表现。前囟是婴儿颅骨之间的缝隙,颅内压升高时会导致前囟隆起。这是因为炎症引起颅内血管扩张、脑水肿等,使颅内压力增高,刺激周围神经引起。
2.呕吐
频繁呕吐较为常见,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例如宝宝在没有进食过多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剧烈的喷射状呕吐。
3.抽搐
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抽搐,表现为肢体痉挛、双眼上翻、口周发绀等。这是因为炎症累及大脑皮层,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新生儿患脑膜炎时抽搐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只是轻微的肢体抖动等。
4.颈项强直
较大的宝宝可能会出现颈项强直,表现为颈部僵硬,头不能自由转动。这是脑膜受炎症刺激,颈部肌肉受到牵连所致。
(三)其他症状
1.皮肤表现
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如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皮肤会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这是由于细菌释放毒素,导致血管损伤出血引起。
2.呼吸改变
宝宝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如呼吸急促、呼吸减慢等情况。这是因为颅内病变影响了呼吸中枢的功能。
三、不同年龄段宝宝脑膜炎症状特点
(一)新生儿脑膜炎
1.症状不典型
发热情况不明显,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体温波动。精神状态改变可能表现为反应低下、拒乳。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仅有前囟紧张、呼吸不规则等,容易被忽视,因为新生儿不会像较大婴儿或儿童那样有典型的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2.病原体特点
新生儿脑膜炎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B族链球菌等,这些病原体感染新生儿后,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容易扩散。
(二)婴儿脑膜炎(几个月-2岁左右)
1.典型症状相对较易发现
可能出现前囟饱满、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前囟饱满是比较典型的体征,因为婴儿前囟未闭合,颅内压增高时更容易观察到前囟的变化。
2.病原体特点
常见病原体有流感嗜血杆菌等,随着疫苗的接种,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需警惕。
(三)儿童脑膜炎(2岁以上)
1.症状相对典型
可能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抽搐等较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能够较清楚地表达身体不适,如诉说头痛等情况。
2.病原体特点
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四、宝宝出现疑似脑膜炎症状的应对措施
当宝宝出现上述疑似脑膜炎的症状时,家长应高度重视,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如检查前囟、神经系统体征等)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这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依据,但操作需谨慎)、血常规、C-反应蛋白、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脑膜炎,需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治疗方案不同,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多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等。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宝宝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宝宝剧烈哭闹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