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头晕呕吐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性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他系统感染累及,非感染性因素如神经系统疾病、耳源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因素、中毒、环境因素等,家长需观察患儿一般情况并及时带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更要重视及时处理。
一、感染性因素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脑炎: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对于儿童来说,肠道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患儿除了头晕、呕吐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精神差、抽搐等症状。例如,病毒性脑炎起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通过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可以明确诊断,脑脊液会出现细胞数升高等异常改变。在年龄较小的婴儿中,由于囟门未闭,可能囟门隆起也是常见表现,这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脑膜炎: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常见类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是常见致病菌。患儿除头晕、呕吐外,发热往往较为明显,可伴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对于新生儿来说,感染途径可能与围生期感染有关,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拒奶、嗜睡、呼吸不规则等,需要高度警惕。
(二)其他系统感染累及
1.呼吸道感染: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时,也可能导致小孩头晕、呕吐。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除了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外,发热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毒素吸收等可能引起头晕、呕吐。此时体温多可超过38.5℃,外周血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可能升高。
2.胃肠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如轮状病毒)或细菌(如大肠杆菌)感染引起,除了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时,也可能出现头晕。患儿会有频繁呕吐,大便呈稀水样或黏液脓血便等表现,血生化检查可发现电解质异常,如钠、钾等水平降低。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偏头痛:在儿童中也不少见,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偏头痛发作时可伴有头晕、呕吐,头痛多为单侧搏动性疼痛,可能有家族史。发作前可能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等。呕吐往往是偏头痛的伴随症状,吐后头痛可能有所缓解。
2.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引起头晕、呕吐。随着肿瘤的生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肢体无力、头痛进行性加重等表现。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可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二)耳源性疾病
1.耳石症:多见于较大儿童,由于耳石脱落刺激内耳平衡感受器,可引起头晕,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多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如卧位坐起、翻身等动作时诱发。
2.梅尼埃病:儿童期发病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眩晕发作往往较为突然,持续时间不等。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1.心律失常:某些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导致儿童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呕吐,同时可能伴有心悸等症状。通过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的心律。
2.先天性心脏病: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由于患儿存在长期缺氧等情况,可能出现头晕、活动后气促、呕吐等表现,在婴儿期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
(四)代谢性因素
1.低血糖:多见于空腹时间较长的儿童,如未按时进餐的学龄儿童。患儿除头晕、呕吐外,可能有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等表现,血糖检测低于正常范围(儿童血糖低于2.8mmol/L可考虑低血糖)。
2.电解质紊乱:除了胃肠道感染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外,如严重呕吐、腹泻导致低钾血症时,患儿可出现乏力、腹胀、头晕、呕吐等表现,血钾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血清钾<3.5mmol/L);高钠血症时也可能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血钠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血清钠>145mmol/L)。
(五)其他因素
1.中毒:误食有毒物质,如农药、药物等,可引起头晕、呕吐。例如误服含毒的植物,如毒蘑菇等,除了胃肠道症状外,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可能有头晕、呕吐、抽搐等表现。
2.环境因素:高温环境下,儿童散热困难,可能出现中暑,表现为头晕、呕吐、发热、乏力等,尤其在夏季户外活动时间过长时容易发生。
当小孩出现头晕呕吐时,家长应首先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体温、呕吐次数等,及时带患儿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等,更要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