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是足部皮肤长期受挤压或摩擦引起的角质增生损害,可通过更换合适鞋子、使用鸡眼垫或贴、泡脚软化角质等非药物干预,以及冷冻、激光、手术等医疗干预,还需通过选择合适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定期检查足部等预防。
一、鸡眼的基本认识
鸡眼是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而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多发生在足底、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等经常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其发病与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足部畸形等因素有关。
二、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更换合适的鞋子
选择宽松、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脚部造成挤压。例如,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尖头鞋,对于有足部畸形的人群,如拇外翻患者,应及时矫正足部畸形,以减少局部的摩擦和挤压,从源头上减少鸡眼的形成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鞋子的选择,儿童处于足部发育阶段,更要选择合适的童鞋;成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足部情况和日常活动选择合适的鞋子;老年人足部可能有一些变化,也需要选择舒适的鞋子来保护脚部。
(二)使用鸡眼垫或鸡眼贴
1.鸡眼垫:可以缓解局部的压迫,减轻疼痛。将鸡眼垫放置在鸡眼部位,使受压部位得到缓冲。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选择鸡眼垫时要注意材质是否柔软,避免刺激皮肤;成年人使用时要正确放置,确保起到缓冲作用;老年人如果足部皮肤较薄或有其他足部疾病,使用鸡眼垫前最好咨询医生。
2.鸡眼贴:市面上常见的鸡眼贴一般含有水杨酸等成分,能够软化角质。使用时要先清洁足部,将鸡眼贴按照说明准确贴在鸡眼部位。但需要注意,儿童皮肤敏感,应避免使用鸡眼贴,防止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成年人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时间和方法更换,避免长时间贴敷导致周围正常皮肤受损;老年人如果皮肤有破损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使用鸡眼贴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鸡眼贴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三)泡脚软化角质
每天用温水泡脚,一般水温控制在40-45℃左右,每次泡脚15-20分钟,使角质层软化。对于不同人群,儿童泡脚时要注意水温,避免烫伤;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适当调整泡脚时间和水温;老年人泡脚时要注意防滑,水温也不宜过高,防止发生意外。泡完脚后可以用浮石轻轻打磨鸡眼部位,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
三、医疗干预情况
(一)冷冻治疗
通过液氮冷冻使鸡眼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较小的鸡眼。儿童进行冷冻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由于儿童皮肤较薄,冷冻治疗可能会引起较明显的疼痛和局部反应,操作时要更加精准,术后要加强护理,防止感染;成年人冷冻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老年人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冷冻治疗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恢复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二)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能量去除鸡眼组织。激光治疗相对精准,创伤较小。儿童进行激光治疗需要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成年人激光治疗后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局部摩擦等;老年人进行激光治疗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术后要注意休息,观察局部是否有异常反应。
(三)手术切除
对于较大、反复发作的鸡眼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儿童术后要防止其抓挠伤口,保持伤口清洁;成年人术后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换药;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密切关注伤口恢复情况,防止出现并发症。
四、预防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footwear
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关注鞋子的尺码、宽度、材质等。儿童要随着足部的生长及时更换合适的童鞋;成年人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鞋子,如运动时选择专业的运动鞋;老年人要选择柔软、宽松、有良好支撑的鞋子。
(二)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适当休息,活动脚部,促进血液循环。儿童玩耍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脚部受压;成年人工作中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要适当放松脚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脚部出现问题。
(三)定期检查足部
定期检查足部皮肤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儿童的足部在不断发育,要及时发现是否有异常;老年人要关注足部是否有角质增生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咨询医生或进行相应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