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接种EV71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手卫生和口腔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居住和公共场所)、重视饮食卫生(食物和饮水)、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作息和适度运动),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和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接种疫苗
1.疫苗类型及作用: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EV71疫苗主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因为该年龄段儿童感染EV71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降低感染EV71病毒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几率。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接种EV71疫苗能显著减少EV71相关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例数,对保护儿童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二、注意个人卫生
1.手卫生:
婴幼儿:家长要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例如在进食前、更换尿布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因为婴幼儿喜欢用手接触各种物体表面,再将手放入口中,容易通过手-口途径感染病毒。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能有效清除手上的病原体。
儿童及成人:儿童自身也要学会正确洗手,成人则要起到榜样作用,在接触孩子之前、处理食物之前等都要认真洗手。
2.口腔卫生:
儿童: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在饭后用温水帮助儿童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较大的儿童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减少口腔内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特殊情况:如果儿童已经患有疱疹性咽峡炎,更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三、环境卫生管理
1.居住环境:
室内通风: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更要保证通风良好。
家居清洁: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擦拭家具表面、地面等。对于玩具、餐具等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要定期消毒。可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如含氯消毒剂等,但要注意使用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避免儿童接触到残留的消毒剂。
2.公共场所: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公共物品的表面,如扶手、玩具等,接触后要及时洗手。
四、饮食卫生
1.食物选择:
婴幼儿:保证婴幼儿的食物新鲜、卫生。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自身饮食卫生;人工喂养的婴儿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配方奶,并且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儿童及成人: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食用生冷、变质的食物,如生鱼片、未洗净的水果等,这些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
2.饮水安全:确保饮用的水干净、卫生。对于婴幼儿,要给其饮用煮沸后的开水;儿童和成人也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喝生水。
五、增强机体免疫力
1.合理作息:
儿童: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婴幼儿一般需要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儿童机体的修复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提高免疫力。
成人:也要注意自身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2.适度运动:
儿童: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和运动,如每天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选择散步、跑步、跳绳等运动方式。运动可以促进儿童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成人:成人也要保持适度的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维持自身免疫功能良好状态,从而间接保护儿童免受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威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或成人,这类人群更容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除了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更要严格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尽量避免接触病毒传染源。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尽早就诊,因为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例如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在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时,除了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外,要更加注意病情的稳定。因为这些儿童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所以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咽痛等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时,也要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