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儿童抽动症

来源:民福康

儿童抽动症是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不自主抽动,发病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环境等因素有关,通过临床表现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可通过心理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多数预后较好,孕期保健、关注儿童心理发育、营造健康环境可预防。

一、定义与表现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早期多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常见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之后会发展为复杂运动抽动,表现为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发声性抽动可分为简单发声抽动和复杂发声抽动,简单发声抽动如清嗓子、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复杂发声抽动则是有意义的词语、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秽语等。

二、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儿童抽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约50%-85%的患儿直系亲属中有患抽动障碍相关疾病的人,遗传方式可能为多基因遗传。

2.神经生化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与儿童抽动症密切相关,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抽动症的发病。例如,多巴胺过度释放或多巴胺受体超敏可能导致运动抽动的发生。

3.心理因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如家庭环境突变、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受到精神创伤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比如父母离异、频繁转学等情况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引发抽动症。

4.环境因素:孕期不良事件,如母亲孕期感染、中毒、营养不良、遭受精神刺激等,可能增加子代患抽动症的风险。此外,早期不良的生活环境,如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接触过多的电磁辐射等,也可能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诱发抽动症。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抽动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具体表现形式等,同时观察患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抽动情况,这是诊断儿童抽动症的重要依据。例如,了解抽动症状是在紧张、疲劳时加重,还是在放松时减轻等。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类似抽动症状的可能。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等,以确保患儿没有因为脑部病变、眼部疾病、耳鼻喉部疾病等引起类似抽动的表现。比如检查眼部是否有结膜炎等可导致眨眼的疾病,检查咽喉部是否有炎症等可能引起清嗓子等症状的疾病。

3.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但有时会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癫痫等脑部疾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用于排除脑部结构异常。

四、治疗与干预

1.心理行为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医生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让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疾病,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要引导其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儿认识和应对抽动相关的心理问题,如通过放松训练、应对技巧训练等,减轻因抽动症状带来的焦虑、自卑等情绪。例如,教患儿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当出现抽动症状时尝试通过放松来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减少抽动的频率。

家庭治疗:调整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让家长了解如何正确对待患儿的抽动症状,避免对患儿进行过度关注或过度指责,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

2.药物治疗:如果抽动症状较为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可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氟哌啶醇、硫必利等,但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镇静、锥体外系反应等。并且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五、预后与预防

1.预后:大多数儿童抽动症患儿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轻或缓解,约有30%的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完全消失,部分患儿可能会持续到成年,但症状一般会明显减轻。少数患儿可能会遗留一些轻微的症状,如轻微的抽动或心理行为问题,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干预,一般预后较好。

2.预防

孕期保健:母亲在孕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中毒等不良事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保持心情舒畅,为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创造良好的宫内环境。

关注儿童心理发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儿童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教育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营造健康生活环境: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儿童接触过多的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抽动症
抽动症一般是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微抽动症可以自愈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抽动症想要自愈是比较难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和遗传有关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也是儿童抽动障碍中的最为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现,及时就诊,治疗周期一般为1到2年,以药物和心理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受体阻滞药、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α受体激动剂、抗精神药物。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
多发性抽动症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抽动是一种慢性心理神经疾患,无法完全治愈,只能缓解症状,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主能力逐渐增强,或口服药物治疗后,抽动的症状可明显改善。可经过口服如氟哌啶醇、可乐定等药物进行调节。当然也可以采用心理行为疗法,最主要的是行为疗法、辅助性心理咨询和家庭疗法,这些方法都需要让孩子了解疾病,解除对疾病的焦虑
多发性抽动症怎么办那?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发性抽动症这种症状的病人一般是身体缺乏微量元素导致的症状,在临床上儿童性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它属于儿童精神行为障碍里面的一种病,建议应及时的进行治疗。
抽动症严重了会怎样?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朋友,抽动症是一迟发性脑病,是原受累神经因治疗缺乏发生的功能性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临床病症,早期病理多见多动,易忽视继发升级造成抽动秽语,临床严重时易因治疗缺乏发生功能性癫痫,最严重可见脑部受累神经缺血变异,发生多严重的病理。
针灸为什么能治疗抽动症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抽动症,即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针灸可以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与针灸能够改善神经系统有关。 在中医范围内,一般认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因为肝风内动、痰火扰神,或者脾虚痰阻等原因引起,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太冲穴等穴位的方式改善患儿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等症状,并且能够起到疏通经
小孩抽动症的原因
王翠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小孩抽动症一般是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可能与遗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围生期异常等原因有关。1、遗传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有遗传的可能,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心理因素由于受到家长的惊吓、打骂或者学校老师过于挑剔苛刻,使小孩精神过度焦虑、紧张,从而容易出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药物因素小孩长期或者大剂量使用中枢兴奋剂或者抗精神病的药
儿童抽动症长大会好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儿童抽动症是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长大之后有可能会好。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不自主、突发的多部位、形式多样的运动抽动,同时伴有爆发性、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等表现的疾病。在确诊后尽早治疗,包括氟哌啶醇、匹莫齐特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行为治疗、神经调控疗法等,可以控制患儿抽动发生,部分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可以逐渐好转。但是也有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症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抽动症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造成影响,具体如下:1、身体健康抽动症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寿命,但会影响身心健康,例如,抽动是很多孩子都会伴有的症状,如果眨眼过频,容易引起眼睑充血、水肿;点头摇头过频,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劳损、僵硬;四肢经常大幅度动作,则容易导致磕伤、拉伤、碰伤等。2、心理健康在抽动症发作过程中,由于经常会
抽动症六个阶段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医学上没有抽动症六个阶段这类说法,根据抽动症的发展,目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短暂性抽动症障碍阶段、慢性发声或运动性抽动症障碍阶段、多发性抽动障碍阶段,具体如下:1、短暂性抽动症障碍阶段处于该阶段的抽动症患者,症状表现主要会集中在面部表情上,比如噘嘴、眨眼、皱鼻子等,难以引起重视,常被误以为是个人习惯或者是调皮做鬼脸。2、慢性发声或运
抽动症合并注意力缺陷的症状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抽动症通常叫做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注意力缺陷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若两者合并出现,会出现注意缺陷、情绪行为冲动、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强迫障碍、异常情绪等症状,具体如下:1.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下降,无法集中精力在某件事上,常丢三落四。2.情绪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兴奋、低沉等情绪,若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能出现哭闹、愤怒,部分可能出现攻击
小儿抽动症会影响寿命吗
罗鑫刚 主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并不会影响寿命,抽动症的发生和遗传因素神经抑制分泌异常以及脑部的病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症状表现为突发突止的肌肉抽动或是发声性抽动,并不会造成一些突发性的严重事件。比如癫痫发作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或是突然跌倒等情况,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突发事件。但是抽动症这种疾病在发作的过程中,孩子神志清楚,不会影响到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是什么
罗鑫刚 主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目前关于小儿抽动症的病因并没有完全明确,一般来说考虑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第一、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单卵双生的孩子出现抽动症的一致性高于双卵双生的孩子出现抽动症的情况,说明抽动障碍和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二、病理因素,包括慢性宫内缺氧、病毒感染、围产期的早产过期产、窒息等情况造成脑部的病理损伤,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抽动障碍的
小儿抽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罗鑫刚 主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可将小孩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以眼部、面部、颈部、四肢抽动或躯干部的抽动为主。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以眼部抽动即眨眼抽动为首发症状的居多,大概占到临床病例的40%-60%。发声性抽动,这种发声性抽动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清嗓子等,需要与其他相关性疾病进行鉴别。
儿童会同时得抽动症和强迫症吗?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抽动症和强迫症这两个都是精神类的疾病,抽动症是以不自主的动作,挤眉弄眼、做鬼脸、还有发声的情况出现,但是强迫症它是一个比较顽固地伴随有思维强迫的动作出现。比方说强迫症在洗澡的时候或者在进行洗手的时候,他会重复反复的不可控制的进行行洗澡和洗手,这个情况它和抽动症是比较好区别的;而且两个疾病的用药也不一样,抽动症的它引起的疾病的神经递质是多巴
儿童为什么会得抽动症?会遗传吗?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主要的研究有表明他是一个和遗传有关系,而且和一经递质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比方说一些家族中有人得病,他孩子子女得病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有些孩子的多巴胺受体的D4受体与精神病的致病基因有类同的情况,所以儿童时期可以得抽动症症,但是它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
儿童会同时得抽动症和多动症吗?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抽动症是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是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两个疾病的基本的原因不太一样,但是都可以在抽动症的当中伴随有多动症的存在,所以当这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没有必要进行区分,就给予同样的治疗就可以。多动症对比于抽动症,它有的时候后果会更加严重,因为他的冲动行为延续到成年期,如果得不到纠正,往往会容易导致恶性的后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