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及功能试验检查。血液检查可检测激素水平判断内分泌功能,尿液检查能辅助判断血糖、肾脏内分泌等情况,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用于检查相关器官病变,功能试验检查如葡萄糖耐量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用于诊断特定内分泌疾病,不同人群检查有不同考虑因素。
一、血液检查
1.激素水平检测
意义: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激素的水平来判断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不同的激素有其特定的生理作用和参考范围。例如,甲状腺激素(包括T3、T4、TSH等)可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3、T4升高,TSH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相反。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睾酮等)的检测可以评估生殖系统的内分泌情况,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不同医院因检测方法等差异,参考范围会略有不同,但都能为内分泌失调的判断提供关键依据。
适用人群:适用于怀疑有内分泌失调相关症状的人群,如月经紊乱的女性、出现性功能异常的男性、有甲状腺相关症状(如怕热、怕冷、消瘦、浮肿等)的人群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激素水平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儿童和青少年的激素水平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需要依据相应年龄段的参考范围来判断。
二、尿液检查
1.尿糖与尿蛋白检测
意义:尿糖检测可以辅助判断血糖情况,对于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有一定作用。如果尿糖阳性,可能提示血糖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血糖等指标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的内分泌失调。尿蛋白检测则与肾脏的内分泌功能相关,肾脏可以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血压等,当内分泌失调影响到肾脏时,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异常,例如一些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肾损害会表现为尿蛋白阳性。
适用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人群,以及有水肿、高血压等怀疑肾脏相关内分泌问题的人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尿液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的尿液检查结果与成年人不同,比如儿童的正常尿蛋白范围与成年人不同,需要专业医生结合年龄等因素进行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意义: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内分泌相关的器官,如甲状腺、乳腺、卵巢、睾丸等。对于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结节等病变,而甲状腺结节可能与甲状腺内分泌失调相关。对于乳腺超声可以辅助判断乳腺的内分泌相关疾病,如乳腺增生等与雌激素水平等内分泌因素有关。对于女性的卵巢超声可以观察卵巢的大小、卵泡情况等,评估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下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等。
适用人群:甲状腺肿大、乳腺不适、月经不调怀疑卵巢内分泌问题等人群。不同年龄的人群在超声检查时,检查的侧重点和超声表现会有所不同,儿童的甲状腺、卵巢等器官与成年人不同,超声检查时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准确判断。
2.CT或MRI检查
意义:CT或MRI检查对于一些内分泌相关的肿瘤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例如垂体瘤是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垂体的CT或MRI检查可以发现垂体瘤的大小、位置等,从而判断是否因垂体瘤导致内分泌失调,如垂体瘤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分泌,进而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失调症状。
适用人群:怀疑有垂体瘤等颅内内分泌相关肿瘤、肾上腺肿瘤等情况的人群。在儿童中,如果怀疑有内分泌相关的肿瘤等病变,CT或MRI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但需要考虑儿童对辐射等的耐受性等问题,医生会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四、功能试验检查
1.葡萄糖耐量试验
意义: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及判断糖代谢紊乱情况,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用的功能试验。通过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定时测定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来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例如,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会在一定时间内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也会相应变化;而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明显且下降缓慢,胰岛素分泌可能存在异常等情况。
适用人群:有糖尿病疑似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空腹血糖异常等人群。对于儿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葡萄糖的剂量等,并且要注意儿童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等情况。
2.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意义:用于诊断库欣综合征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相关的内分泌疾病。通过给予地塞米松药物,观察体内皮质醇等激素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态。例如,库欣综合征患者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一般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皮质醇的分泌等。
适用人群:怀疑有库欣综合征等肾上腺皮质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的人群。在儿童中进行该试验时,同样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药物的剂量等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在试验过程中的反应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