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哮喘有典型症状和其他伴随症状,不同年龄段儿童症状特点有差异,急性发作时有重度呼吸困难和严重低氧血症等严重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呼吸等情况,及时就医以控制哮喘发作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小孩哮喘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还伴有胸闷、夜间症状加重等,不同年龄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症状各有特点,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重度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严重表现,需重视并及时诊治。
一、典型症状
(一)反复发作的喘息
1.年龄与性别差异: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病。婴儿哮喘起病往往较隐匿,可能最初表现为反复咳嗽,之后逐渐出现喘息;而较大儿童的喘息发作通常更为典型,多在接触过敏原、运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下发作。例如,接触宠物毛发、花粉等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的症状。
2.喘息特点:喘息声可在胸部听到,呈高调、带音乐性的呼吸音,呼气时间延长。
(二)咳嗽
1.咳嗽表现: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咳嗽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这在儿童哮喘中较为常见。比如,有的孩子夜间睡眠时会因咳嗽而醒来,影响睡眠质量。一些孩子可能在运动后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气道受到刺激。
2.与年龄的关系:婴幼儿哮喘的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学龄期儿童的咳嗽相对更易被察觉与哮喘相关。
(三)气促
1.呼吸频率变化: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年龄越小,正常呼吸频率相对越高,当发生哮喘气促时,婴儿呼吸频率可能超过60次/分钟,幼儿可能超过40-50次/分钟,学龄儿童可能超过30次/分钟等。
2.伴随表现:气促时可能伴有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软组织凹陷,即三凹征,这是由于呼吸肌用力呼吸,胸腔内负压增加导致的。
二、其他伴随症状
(一)胸闷
1.儿童感受:年长儿可能会表述有胸闷的感觉,感觉胸部有压迫感。但幼儿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不愿意活动等情况。
2.诱发因素:胸闷可能在哮喘发作时同时出现,也可能在病情加重前先出现胸闷的先兆症状。
(二)夜间症状
1.睡眠影响:很多哮喘儿童会出现夜间症状加重的情况,影响睡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反应性增高,更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导致孩子夜间醒来、哭闹、喘息等,长期如此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良好的睡眠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免疫系统发育等都很重要。
三、不同年龄段儿童哮喘症状的特点差异
(一)婴儿期(1岁以内)
1.起病特点:多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一般为刺激性干咳,程度轻重不一。例如,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婴儿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咳嗽,且不易缓解,进而发展为喘息。
2.体征特点: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但有时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听诊才能发现。
(二)幼儿期(1-3岁)
1.喘息表现:喘息症状相对明显,发作时可听到较明显的哮鸣音,三凹征可能较为突出。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运动后喘息往往会加重,同时可能伴有烦躁、哭闹,因为呼吸困难会让孩子感觉不适。
2.诱因特点:常见诱因有呼吸道感染、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有的孩子可能在进食某些特殊食物后也会诱发哮喘发作。
(三)学龄前期(3-6岁)
1.症状相对典型化:喘息、咳嗽、气促等症状较为典型,能较清楚地表述自身的不适,比如会说“胸闷、呼吸不畅”等。在接触诱因后,症状发作的规律性逐渐显现,家长可以更易察觉与哮喘相关的表现。
2.对生活影响:此阶段孩子的哮喘发作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如玩耍时容易因喘息而中断活动,导致体力活动受限。
(四)学龄期(6岁以上)
1.与成人表现趋近:症状表现与成人哮喘有相似之处,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发作规律相对明确,能较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病情描述,如能准确说出发作的诱因、发作时的感受等。
2.心理社会影响:学龄期儿童开始关注自身在群体中的形象,哮喘发作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因担心哮喘发作影响社交活动而产生焦虑情绪等。
四、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严重表现
(一)重度呼吸困难
1.呼吸情况:患儿呼吸极度费力,呼吸频率极快,可达60次/分钟以上,胸廓运动幅度减小,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表现为点头呼吸、张口呼吸等。
2.面色及精神状态:面色可能苍白、发绀,精神状态极差,烦躁不安或嗜睡,严重影响机体的氧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二)严重低氧血症表现
1.血氧饱和度下降: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发现明显降低,低于90%以下。孩子可能出现口唇、甲床发绀,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
2.对各器官影响:长期低氧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心脏功能等,如导致脑供氧不足,出现头晕、反应迟钝等,影响心脏时可能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损伤等。
总之,小孩哮喘的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有其特点,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哮喘发作,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