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小儿症状特点有差异,还需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鉴别。症状表现包括咳嗽(不同年龄段特点不同)、咳痰(因感染不同性状有别)、喘息(可致呼吸困难)、发热(不同病原体发热特点异)及其他全身症状;新生儿期表现不典型,婴儿期喘息突出,幼儿期症状稍明显,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较接近成人表现;与支气管肺炎相比肺炎更重且有固定湿啰音等,与支气管哮喘相比哮喘多因过敏等反复发作,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上感全身症状轻、咳嗽轻。
一、症状表现
(一)咳嗽
小儿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咳痰。婴幼儿不会咳痰,多表现为喉间痰鸣。不同年龄段小儿咳嗽特点有所不同,新生儿及小婴儿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呼吸时喉部有痰响、吃奶时呛咳等;较大儿童咳嗽相对更清晰,能咳出痰液,且咳嗽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偶尔咳嗽,病情较重时则频繁咳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二)咳痰
若为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气管炎,可能咳出黄色、绿色黏稠痰;若是病毒性感染,痰液可能相对稀薄。痰液的性状和量能为判断病情提供一定线索,比如痰液量逐渐增多、颜色变深,可能提示感染有加重趋势。
(三)喘息
部分小儿气管炎患者会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时气促、呼吸频率加快,可听到喉部或肺部有哮鸣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气道痉挛、狭窄,气流通过受阻而产生喘息。婴幼儿由于气道较狭窄,喘息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
(四)发热
小儿气管炎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表现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特点有所差异,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为3~5天;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体温波动较大。对于小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也需密切关注,因为小婴儿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五)其他症状
部分小儿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表现。在病情严重时,可能影响小儿的呼吸功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
二、不同年龄小儿气管炎症状特点差异
(一)新生儿期(出生~28天)
新生儿患气管炎时,咳嗽症状不典型,可能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白沫,这是因为新生儿气道较窄,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易堵塞气道,从而出现呼吸方面的异常表现。同时,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警惕发展为肺炎等更严重的情况,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面色等情况。
(二)婴儿期(1个月~1岁)
婴儿患气管炎时,除了咳嗽、咳痰外,喘息症状相对较突出,这与婴儿气道解剖特点有关,婴儿气道管径细,炎症易引起气道痉挛。而且婴儿发热时体温波动可能较大,还可能出现拒奶、烦躁不安等表现,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因为婴儿病情变化往往比较迅速。
(三)幼儿期(1~3岁)
幼儿能够表达一些不适,可能会诉说胸闷、咽痛等,但表述可能不太准确。此阶段幼儿气管炎的咳嗽、发热等症状相对儿童期稍明显,不过幼儿的免疫系统相对比婴儿期有所发育,病情一般较婴儿期相对容易控制,但仍需关注病情变化,防止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加重的情况。
(四)学龄前期及学龄期(3岁以上)
较大儿童患气管炎时,症状相对更接近成人表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较为清晰明确。但仍需注意不同个体的差异,比如体质较弱的儿童病情可能恢复较慢,而体质较好的儿童可能恢复相对较快。同时,学龄期儿童可能因咳嗽影响学习和生活,家长要注意让儿童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三、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鉴别
(一)与支气管肺炎鉴别
支气管肺炎也会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但一般病情相对气管炎更重。支气管肺炎患儿除了有气管炎的症状外,还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如呼吸急促、三凹征更明显,肺部可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而气管炎肺部啰音可能不固定,或者以干啰音为主。胸部X线检查可帮助鉴别,支气管肺炎可见肺部有斑片状阴影,而气管炎肺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等表现。
(二)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等因素有关。而气管炎多有明确的感染诱因,喘息症状在感染控制后多可缓解。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过敏史、喘息发作的规律等,以及进行肺功能检查等可帮助鉴别。
(三)与上呼吸道感染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变在鼻、咽、喉部,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咳嗽症状相对气管炎较轻微,多无明显的咳痰、喘息等症状。而气管炎病变主要在气管,咳嗽症状更明显,且可能伴有下呼吸道的一些表现,如肺部可能出现啰音等。通过详细检查咽部、听诊肺部等可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