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检查包括痰涂片抗酸染色可初步提示肺结核及判断传染性、痰培养能明确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及药敏情况;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可筛查肺结核及发现病变表现、胸部CT对微小病灶等更敏感;结核菌素试验可检测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不能区分既往和现症感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用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等情况的诊断,不同人群在各项检查中有不同需注意的操作及考虑情况。
一、痰液检查
1.痰涂片抗酸染色
意义:是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虽然非特异性,但其阳性结果对于肺结核的初步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若找到抗酸杆菌,结合临床症状等可高度怀疑肺结核。一般来说,痰涂片镜检阳性的患者排菌量较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人群考虑: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该检查的操作流程基本一致,但儿童在留取痰液时可能需要更耐心的引导,确保留取到合格的痰液标本。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痰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影响观察,但不影响检查本身的科学性。对于有基础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痰液性状可能有所不同,但不影响痰涂片抗酸染色的操作和结果判断。
2.痰培养
意义:痰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且可以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痰培养阳性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之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2-8周,但能准确确定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
人群考虑:儿童进行痰培养时,由于儿童咳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留痰方法,如使用雾化吸入后留痰等方式。对于老年人,留取痰液可能相对困难,但同样需要规范操作以获取准确的培养标本。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痰培养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并且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免疫状态。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意义:胸部X线检查是筛查肺结核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发现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肺结核在胸部X线上常表现为多形态性,如浸润影、干酪样变、空洞形成、纤维钙化灶等。对于早期肺结核,可能表现为肺部的淡薄阴影,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更典型的结核病灶表现。
人群考虑:儿童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妊娠期,需要权衡胸部X线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一般会优先考虑其他非辐射性检查方法,如胸部CT等,但在必要时也会进行合理的X线检查。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对比病变的变化情况。
2.胸部CT检查
意义:胸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微小的结核病灶、明确病变的细节比胸部X线更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对于一些隐蔽部位的结核病灶,如纵隔内、肺尖部等,胸部CT可以更好地发现。在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方面,胸部CT也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如是否存在活动性的渗出病灶、空洞的情况等。
人群考虑:儿童进行胸部CT检查时,同样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根据儿童的体重等因素调整扫描参数。对于老年患者,胸部CT检查可以更精准地评估肺部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患有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对造影剂有禁忌的患者,在进行胸部CT增强检查时需要特别谨慎,需要评估使用造影剂的风险和收益。
三、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1.原理及意义
PPD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等阳性反应,提示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不能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一般来说,硬结直径≥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强阳性反应提示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较大,但也有一些非结核性的情况可能导致假阳性。
人群考虑:儿童进行PPD试验时,操作要轻柔,准确判断硬结的大小。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因为他们的免疫反应可能受到抑制,不能正常表现出典型的阳性反应。对于有卡介苗接种史的人群,PPD试验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但一般不影响对结核感染的初步判断。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PPD试验不受明显影响,操作和结果判断与平时一致。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意义
对于一些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者怀疑肺部病变与支气管有关的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结核性的肉芽组织、溃疡等,并且可以进行刷检、活检等操作,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例如,对于一些痰菌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能发现支气管内的结核病变,并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人群考虑:儿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器械,操作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能够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提前评估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