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询问现病史(有无乏力等症状、出现时间及进展、慢性乙肝感染风险及既往肝病情况)、既往史(其他系统疾病、药物过敏史、女性月经史)、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乙肝患者);体格检查包括测一般情况(体温等及精神状态)和腹部检查(触诊肝脾、叩诊肝脏浊音界、听诊腹部);实验室检查有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HBsAg等指标意义)、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反映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检查(ALT等反映肝细胞损伤、胆红素等反映相关情况、白蛋白反映合成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反映凝血情况);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等情况及有无占位病变,不同年龄和女性检查注意事项);肝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分级分期但有创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及考虑儿童、老年患者情况。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询问患者有无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异常。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例如乏力是近期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加重,食欲减退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等。对于有慢性乙肝感染风险的人群,如曾有输血史、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等情况要重点询问。
若患者有既往肝病病史,需了解既往肝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
2.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其他系统疾病,如胆道疾病等,因为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或与乙肝的诊断、治疗相关。同时,了解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避免在后续检查或治疗中使用过敏药物。
对于女性患者,要询问月经史,因为部分药物的使用可能受月经周期影响,且乙肝病情可能对女性内分泌有一定影响。
3.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是否有乙肝患者,因为乙肝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乙肝患者,需考虑患者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及传播风险。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慢性乙肝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脉搏、呼吸可能增快等情况。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慢性乙肝患者若病情较重,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表现。
2.腹部检查
触诊肝脏大小,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可能增大,质地可能偏硬。触诊脾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脾肿大。
叩诊肝脏浊音界,了解肝脏有无肿大或缩小等情况。听诊腹部有无异常血管杂音等,对于判断肝脏血流情况有一定帮助。
三、实验室检查
1.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也可能是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产生。
乙肝e抗原(HBeAg):HBe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乙肝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性降低,传染性减弱,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抗-HBc包括抗-HBc总抗体和抗-HBcIgM,抗-HBc总抗体阳性表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抗-HBcIgM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急性感染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
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可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定量越高,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等有重要意义。例如,乙肝病毒DNA定量>1×103IU/ml通常被认为有病毒复制。
3.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ALT、AST可升高。一般来说,ALT升高更常见于乙肝的肝细胞损伤情况。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等情况可导致胆红素升高,慢性乙肝患者若出现黄疸,胆红素会升高。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病情相对较重。
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慢性乙肝患者若出现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异常,PT延长、INR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慢性乙肝患者早期肝脏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脏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肝脏表面不光滑,脾脏肿大,门静脉内径增宽等表现,有助于判断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情况。
超声检查还可发现有无肝内占位性病变,如肝癌等,需与乙肝病情进行鉴别。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方式和观察重点基本一致,但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风险,超声检查是相对安全的检查方式。对于女性患者,超声检查不受月经周期影响,但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
五、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乙肝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病变情况,如有无肝细胞坏死、炎症浸润、纤维化等程度,对于明确慢性乙肝的分级(炎症活动度)和分期(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肝活检需谨慎评估,只有在病情需要且充分权衡利弊后才可考虑;对于老年患者,也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在严格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肝活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