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与肝癌在影像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相关表现及动态增强CT或MRI表现上有不同,B超下肝血管瘤多为高回声、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肝癌多为低或混合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动态增强CT和MRI上肝血管瘤呈“早出晚归”强化,肝癌呈“快进快出”强化,综合这些可区别两者但最终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一、影像学特征方面
(一)B超表现特点
肝血管瘤:典型的肝血管瘤在B超下多表现为高回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有时可见到“筛网状”结构。这是因为血管瘤由扩张的血窦组成,超声反射较强且均匀。例如,有研究显示,大部分肝血管瘤在B超下能呈现出这样较为特征性的高回声表现,其边界清楚,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内部回声均匀度较高。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肝血管瘤在B超下的这些典型表现相对稳定,一般不受年龄、性别差异(除了一些因基础疾病导致肝脏局部血流等有差异的特殊情况,但总体典型表现仍较突出)和生活方式影响,不过有基础肝脏病史的人群可能因肝脏基础状态不同,对血管瘤显示的清晰度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其基本影像学特征。
肝癌:肝癌在B超下的表现多样,多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边界常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门静脉癌栓等表现。比如,原发性肝癌中,很多患者的B超显示肿瘤边界模糊,与周围肝组织分界不清,内部回声杂乱,这与肝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等特性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患肝癌时,B超表现虽有一定共性,但也会因肝癌的不同病理类型等有所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饮酒、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人群患肝癌风险高,其B超表现可能更倾向于恶性特征,如有较快增长的低回声结节等情况,有肝癌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肝癌时B超表现可能与初次有一定不同,但总体仍符合肝癌在B超下的一般恶性征象特点。
二、血流动力学相关特征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肝血管瘤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通常可见少量点状或短线状血流。这是因为血管瘤主要是扩张的血窦,血流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彩色多普勒显示的血流信号较弱且分布少。对于不同人群,肝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相对稳定,年龄较小的患者(如儿童患肝血管瘤相对少见,但若有,其血流特点与成人类似)、不同性别的患者以及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除了可能因全身血流状态轻微影响,但不改变血管瘤本身血流相对不丰富的特点),其血流信号表现符合肝血管瘤的一般特征,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因肝脏整体血流环境变化,对血管瘤血流显示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其基本血流特点。
肝癌:肝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往往血流信号较丰富,可探及动脉血流,且血流速度较快,有时能检测到高速高阻的动脉频谱。这是由于肝癌生长迅速,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来满足其增殖需求,所以血管生成活跃,血流丰富。不同年龄、性别的肝癌患者,其血流动力学表现虽有一定共性,但在具体血流速度、血流分布等方面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酗酒等人群患肝癌时,其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血流特点可能更明显,有肝癌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患肝癌时,血流特征可能也有其特殊性,但总体符合肝癌血流丰富、多动脉血流的特点。
三、动态增强CT或MRI辅助鉴别
(一)动态增强CT表现
肝血管瘤:典型的肝血管瘤在动态增强CT上表现为“早出晚归”的强化特点。即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向中心扩展,延迟期整个肿瘤逐渐填充强化。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只要肝血管瘤具有典型的病理基础,其动态增强CT表现都符合这一特征,不过有肝脏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因肝脏背景影响,强化过程的显示清晰度有差异,但强化模式基本不变。
肝癌:肝癌动态增强CT多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动脉期快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强化迅速消退。不同情况的肝癌患者,其动态增强CT表现也符合这一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的强化特点,年龄较小的肝癌患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其强化特点与成人肝癌类似,有乙肝等基础病史的肝癌患者,其强化表现可能因基础肝病影响肝脏血供等而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仍符合肝癌的强化模式。
(二)动态增强MRI表现
肝血管瘤:在动态增强MRI上,肝血管瘤同样呈现“早出晚归”的强化特征,T2加权像上往往表现为高信号,且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更高,呈现所谓的“灯泡征”。不同人群的肝血管瘤在MRI上的这些表现相对稳定,不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过多影响,有肝脏基础病史人群可能对血管瘤在MRI上的信号显示等有一定干扰,但基本特征存在。
肝癌:肝癌在动态增强MRI上也是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强化降低,与动态增强CT表现类似,不过MRI在软组织分辨率等方面可能有更细致的表现,能更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但强化模式符合“快进快出”的恶性特点,不同情况的肝癌患者MRI强化表现符合其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
总之,通过B超观察肝血管瘤和肝癌在影像学特征、血流动力学相关表现等方面的不同,再结合动态增强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可以较好地区别肝血管瘤和肝癌,但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