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前者由HSV-1引起,易复发,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复发有不同病变类型;后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多有带状疱疹病史。通过病史采集、眼部检查等诊断,治疗分别针对不同类型采取抗病毒、抗炎等措施,预后与病情及治疗有关,可通过增强免疫力等预防。
一、病毒性角膜炎的定义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致病病毒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复发多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发生于有带状疱疹病史的患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单纯疱疹病毒(HSV)分为1型(HSV-1)和2型(HSV-2),引起眼部感染的主要是HSV-1。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部位传播,如与患者的眼部或面部接触等。
发病机制:原发感染常发生于儿童时期,病毒感染后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发热、感冒、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神经轴突移行至角膜,引起复发感染。复发时病毒在角膜内复制,导致炎症反应,可引起角膜上皮、基质或内皮的损害。
(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初次感染该病毒时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再次被激活,沿感觉神经纤维移行至所支配的区域,如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引起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发病机制:病毒激活后在角膜及周围组织复制,导致角膜出现炎症,可累及角膜上皮、基质等,引起角膜混浊、溃疡等病变,同时可伴有眼部的其他表现,如眼睑皮肤的疱疹等。
三、临床表现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原发感染: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表现为发热、唇部或皮肤疱疹,同时出现眼部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结膜充血等,角膜可出现点状或树枝状浸润。
复发感染: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上皮型、基质型和内皮型。上皮型表现为角膜上皮出现树枝状、地图状溃疡,伴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基质型可出现角膜基质水肿、混浊,甚至出现角膜基质坏死、变薄等;内皮型可引起角膜内皮水肿、后弹力层皱褶,严重时可导致角膜大泡性病变。
(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患者多有带状疱疹病史,眼部受累时,可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眼部检查可见眼睑皮肤有疱疹,角膜可出现点状或片状上皮损害,随后可出现基质炎症,角膜知觉减退等,病情严重时可引起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包括是否有发热、疱疹病史,近期机体免疫力状况等。对于复发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需了解以往的发病及治疗情况。
(二)眼部检查
1.裂隙灯检查:可观察角膜病变的部位、形态等,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可见树枝状或地图状上皮缺损,基质型可见角膜基质混浊等;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观察到角膜上皮及基质的病变情况。
2.病毒学检查:可取角膜病灶的刮片进行病毒抗原检测、PCR检测病毒DNA等,有助于明确病毒的类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检测出HSV-1的相关抗原或DNA,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检测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相关指标。
3.免疫学检查:可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病毒抗体,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中HSV-1抗体滴度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1.上皮型: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眼药水点眼,同时可使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
2.基质型:除抗病毒治疗外,可根据炎症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需谨慎,避免导致病毒活化加重病情,一般在炎症控制后可逐渐减量使用;对于角膜基质坏死、变薄有穿孔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角膜移植术。
3.内皮型:主要是控制炎症,减轻角膜内皮水肿,可使用散瞳剂防止虹膜粘连,同时进行抗病毒及抗炎治疗。
(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1.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口服或静脉给药,以抑制病毒复制。
2.抗炎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或眼膏减轻炎症反应,但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因为可能存在影响病毒控制的风险;同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抗炎。
3.对症治疗:如使用散瞳剂防止虹膜后粘连,对于角膜溃疡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等。
六、预后及预防
(一)预后
病毒性角膜炎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如果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恢复较好的视力;但如果病情反复发作、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视力预后较差,可能导致失明。
(二)预防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要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过度疲劳、预防感冒等。对于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抑制治疗。
对于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预防的关键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带状疱疹,减少病毒潜伏再激活的风险。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等更应注意增强体质,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一旦发生带状疱疹,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