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包括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剔除术有开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有不同步骤、适用情况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的关系;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也各有步骤、适用情况及与相关因素关系。
一、子宫肌瘤剔除术
1.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切开腹部皮肤、皮下组织,逐层进入腹腔。探查子宫肌瘤的大小、数目、部位等情况。用组织钳提起子宫,用手术刀或电刀在肌瘤表面做切口,深入肌瘤包膜内,沿肌瘤与正常肌层之间的界面进行分离,将肌瘤完整剔除。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需要逐一进行剔除操作。然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肌层,关闭肌瘤剔除后的创面,再逐层关闭腹腔。
适用情况: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的年轻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用于单个或多个子宫肌瘤的剔除。
年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该手术都可能适用,但年轻患者更倾向于保留子宫功能以维持生育等生理功能。对于年龄较大但仍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也可考虑。
生活方式:一般来说,术前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戒烟、戒酒等,以减少手术风险。术后需要患者适当休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病史:对于有子宫肌瘤病史、盆腔曾有手术史等情况,在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需要更加仔细地分离组织,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因为盆腔粘连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建立气腹,一般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通过脐部及下腹部的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在腹腔镜直视下,确定肌瘤的位置,用超声刀或电凝钩等器械在肌瘤表面切开子宫肌层,分离肌瘤与子宫肌层的界限,将肌瘤取出。对于较大的肌瘤,可能需要将肌瘤分割后取出。然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肌层。
适用情况:适用于肌瘤数目较少、瘤体相对较小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年龄因素:年轻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减少创伤,利于术后恢复,以更好地维持生育等功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选择腹腔镜手术,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生活方式:术前同样需要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等,术后恢复相对开腹手术更快,患者可以更早恢复正常活动,但仍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病史: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由于可能存在盆腔粘连,需要更加谨慎操作,防止损伤肠道等周围组织。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需要评估手术风险,因为腹腔镜手术也需要进行穿刺等操作,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步骤: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宫颈。将宫腔镜经阴道、宫颈置入宫腔,观察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用宫腔镜电切环等器械将黏膜下肌瘤逐步切除,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子宫肌层过深。对于较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能需要分次切除。术后检查宫腔内创面情况,确认无明显出血等异常。
适用情况:主要适用于突向宫腔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均可考虑该手术,但对于年轻患者,保留子宫的同时通过宫腔镜手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子宫的损伤,有利于术后生育等功能的维持;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如果存在黏膜下子宫肌瘤引起月经过多等症状,也可选择该手术改善症状。
生活方式:术前需要患者注意外阴清洁等,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性生活等。
病史:对于有宫腔粘连等病史的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时需要更加小心操作,防止加重宫腔粘连。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异常等病史,需要评估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子宫切除术
1.全子宫切除术
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切开腹部皮肤、皮下组织,逐层进入腹腔。处理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等组织,切断子宫动脉等血管,将子宫体和宫颈完整切除,然后缝合盆腔创面,逐层关闭腹腔。
适用情况: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肌瘤较大且多发、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怀疑有子宫恶性病变的患者。
年龄因素: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较为常用。但对于年轻患者,如果病情需要也可能考虑,但相对较少。
生活方式:术前需要患者调整身体状态,术后需要患者注意休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活动,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等。
病史:如果患者有盆腔严重粘连、恶性肿瘤病史等,行全子宫切除术时手术难度增加,需要更加仔细地分离组织,防止周围脏器损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对心肺功能等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2.次全子宫切除术
步骤: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进入腹腔后,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等,在宫颈内口水平以上切断子宫体,保留宫颈。然后缝合子宫体断端及盆腔创面,逐层关闭腹腔。
适用情况:适用于希望保留宫颈的患者,如部分年轻患者或宫颈无病变的患者。
年龄因素:对于相对年轻、希望保留宫颈功能(如维持阴道解剖结构等)的患者可考虑,保留宫颈对于维持性生活质量等有一定意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生活方式:术前术后的生活方式要求与全子宫切除术类似,但保留宫颈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可能与全子宫切除术有所不同,需要关注宫颈相关的恢复情况。
病史:如果患者宫颈有病变等情况,则不适合次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有盆腔炎症等病史的患者,手术中要注意避免炎症扩散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