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弱视是视觉发育期间因异常视觉经验致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眼科疾病,发病与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有关,表现为视力低下、立体视觉差、眼球运动异常,可通过视力等检查诊断,治疗有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视觉训练等,不同年龄有特点及应对,可通过定期检查、注意用眼环境、避免斜视、及时治眼部疾病预防。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发病原因
屈光不正:当孩子存在高度远视、近视或散光时,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影响视觉发育,从而导致弱视。例如,高度远视的孩子,眼睛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不清楚,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视觉状态下,就容易引发弱视。
斜视:如果孩子有斜视情况,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大脑会抑制斜视眼的视觉冲动,使得该眼的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发展为弱视。比如内斜视的孩子,一只眼睛向内偏斜,双眼无法同时对准目标,时间长了,偏斜眼的视力就会逐渐下降形成弱视。
形觉剥夺: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疾病,会阻碍光线进入眼睛,使视网膜得不到充足的视觉刺激,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像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晶状体混浊阻挡了光线,视网膜接收不到正常的视觉信息,就容易发生弱视。
孩子弱视的表现
视力低下: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例如3岁孩子正常视力应达到0.5-0.6,若低于此值可能存在弱视问题;5岁孩子正常视力应达到0.8-1.0,低于此范围需警惕。
立体视觉差:弱视孩子往往立体视觉发育不完善,在判断物体远近、深浅等方面存在困难,这会影响孩子今后从事需要精细立体视觉的工作,如飞行员、外科医生等职业。
眼球运动异常:部分弱视孩子可能伴有眼球运动不协调的情况,比如斜视患儿除了眼位偏斜外,眼球运动可能受限等。
孩子弱视的诊断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孩子的视力,不同年龄有相应的正常视力标准,如3-5岁儿童正常视力在0.5-0.8,6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1.0左右。如果孩子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视力下限,需进一步检查。
屈光检查:使用散瞳验光等方法检查孩子的屈光状态,明确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屈光度数等情况。例如,散瞳后验光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孩子的屈光度数,从而判断是否因屈光不正导致弱视。
斜视检查:观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有偏斜,通过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试验等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斜视以及斜视的类型和程度,以确定是否因斜视引起弱视。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这是一种客观的检查方法,通过检测视网膜受到光刺激后在视觉中枢产生的电位变化,来评估视觉通路的功能,有助于诊断弱视以及判断弱视的严重程度。
孩子弱视的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如果孩子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让视网膜能够接收到清晰的图像,为视觉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对于远视度数较高的孩子,应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度数的远视眼镜,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遮盖治疗:这是治疗弱视的经典方法之一。对于单眼弱视的孩子,遮盖健眼,强迫使用弱视眼注视,促进弱视眼的发育。比如,每天遮盖健眼一定时间,如对于3-6岁的孩子,可遮盖健眼2-6小时不等,具体时间根据孩子情况由医生制定。在遮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健眼的视力变化,防止健眼也出现弱视。
视觉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活动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视觉功能。例如,使用弱视训练仪进行精细目力训练,让孩子进行穿珠子、描图等活动,锻炼弱视眼的视觉敏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进行融合训练,帮助孩子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等。
不同年龄孩子弱视的特点及应对
婴幼儿期(0-3岁):此阶段孩子视觉发育处于关键时期,若发现有斜视、瞳孔发白等异常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眼科就诊。因为这个时期及时干预,视觉发育潜力大,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位、眼球运动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不要延误就诊时机。
学龄前儿童(3-6岁):这个阶段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时期。如果通过检查确诊为弱视,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如佩戴眼镜、遮盖治疗、视觉训练等。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进行治疗,定期带孩子复查,根据视力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如减少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的时间等。
学龄期儿童(6岁以上):虽然治疗效果相对学龄前可能稍差,但仍需积极治疗。要让孩子坚持进行视觉训练等治疗方法,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和习惯,避免因学习等原因导致用眼过度加重弱视。
孩子弱视的预防
定期眼部检查: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至少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位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注意用眼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室内光线要适中,避免过强或过暗;书本、玩具等物品要放置在合适的距离,让孩子看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减少近距离不良用眼行为。
避免斜视发生:注意孩子的眼位情况,避免孩子长时间歪头看东西等可能导致斜视的不良姿势。如果家族中有斜视遗传史,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眼位发育。
及时治疗眼部疾病:一旦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眼部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影响视觉发育引发弱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减少对视觉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