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属于屈光不正,成因有先天性(角膜、晶状体形态异常)和后天性(眼部疾病、不良用眼习惯),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视疲劳、代偿头位等,通过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诊断,可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矫正,儿童散光若不及时矫正会影响视觉发育,儿童需定期检查、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正确佩戴眼镜。
一、散光的基本概念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径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不能清晰成像的一种眼部屈光状态。
二、散光的成因
1.先天性因素
角膜形态异常: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角膜形态可能出现先天发育不均,比如角膜各子午线的弯曲度不一致,这是导致先天性散光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角膜应该是接近球形的,若角膜呈现椭圆形等非球形形态,就会引起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力差异,从而引发散光。
晶状体因素:先天性晶状体形态异常也可能导致散光,但相对角膜因素来说较为少见。晶状体的屈光力异常分布会影响光线的聚焦。
2.后天性因素
眼部疾病:一些眼部疾病可能引起散光,例如圆锥角膜,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角膜病变,会使角膜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呈圆锥状,导致明显的散光,且度数会随病情进展而不断变化;角膜溃疡、角膜外伤等也可能破坏角膜的正常形态,进而引起散光。
不良用眼习惯:长时间不正确的用眼姿势,如躺着看书、近距离过度用眼等,可能会对眼球的发育和屈光状态产生影响,虽然这种情况导致的散光一般度数相对较小,但也是后天散光的一个诱发因素。比如儿童长期近距离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影响眼部的屈光平衡,可能逐渐引发散光。
三、散光的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散光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轻度散光可能对远视力影响相对较小,但中高度散光会明显影响远视力和近视力。例如,一个患有中高度散光的儿童,看远处的物体时会觉得模糊不清,看近处的书本等也可能不清楚。
2.视疲劳:由于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来试图让光线聚焦清晰,容易产生视疲劳。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痛、头痛、眼眶胀痛等症状,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比如儿童长时间写作业后,会感觉眼睛疲劳、头痛,可能就是散光导致视疲劳引起的。
3.代偿头位和眯眼视物:为了看得更清楚,患者可能会采取倾斜头位、斜颈等代偿头位,或者通过眯眼来试图让瞳孔变小,减少散光的影响,从而暂时提高视力。例如,有些散光儿童会不自觉地将头歪向一侧,以调整视物的清晰度。
四、散光的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初步了解患儿的视力情况,若发现远视力和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需进一步检查。
2.验光检查:散瞳验光(对于儿童通常需要散瞳,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是诊断散光的重要方法。通过电脑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等可以精确测量出散光的度数、轴位等情况。例如,电脑验光仪可以快速初步检测出眼睛的屈光状态,而综合验光仪则能更细致、准确地确定散光的具体参数。
3.角膜地形图检查: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散光,如怀疑有角膜病变导致的散光,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详细评估角膜的形态,了解角膜各点的曲率情况,有助于明确散光的成因和制定更合适的矫正方案。
五、散光的矫正与干预
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是矫正散光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和轴位的框架眼镜,能够帮助患儿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视力,缓解视疲劳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需要定期进行验光复查,因为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等。RGP对于一些不规则散光或者度数较高的散光矫正效果可能更好,它可以更好地贴合角膜表面,矫正角膜的不规则形态,提高视力,而且相对框架眼镜来说,在外观上更美观,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影响较小。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严格注意卫生,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佩戴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
2.手术矫正(儿童期一般不考虑):一般来说,儿童时期眼球还处于不断发育阶段,眼部结构尚未完全稳定,所以通常不建议儿童过早进行手术矫正散光。成年后如果散光度数稳定,符合手术指征,可以考虑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也需要严格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散光对儿童的影响及特殊人群(儿童)的注意事项
1.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如果儿童存在散光且未得到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因为清晰的视觉刺激对于儿童视网膜和视觉中枢的发育至关重要,长期散光会使视网膜得不到清晰的图像刺激,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进而引发弱视。所以对于儿童散光,早期发现和矫正非常关键。
2.儿童的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家长要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一般3-6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6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视力,以便及时发现散光等视力问题。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引导儿童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鼓励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有助于预防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发生和发展。例如,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促进眼部健康发育。
正确佩戴眼镜:如果儿童需要佩戴眼镜矫正散光,要教育儿童正确佩戴和保护眼镜,告知儿童不要随意揉眼睛、不要将眼镜放置在不合适的地方等,确保眼镜的正常使用和眼部健康。
总之,儿童散光是一种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重视的眼部问题,通过早期诊断、合适的矫正和良好的用眼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散光的发展,保障儿童的视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