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腮腺炎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前者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等表现,一般治疗需隔离休息、饮食护理等,抗病毒治疗尽早用;后者局部红肿热痛、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抗感染和局部处理。不同年龄儿童特点不同,婴儿期症状不典型、全身症状重,幼儿期腮腺肿大明显或局部症状突出,学龄期症状相对典型。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来预防,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要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可增强免疫力。
一、儿童腮腺炎的症状
(一)流行性腮腺炎
1.前驱症状:部分患儿在发病前可有低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腮腺肿大。
2.腮腺肿大表现: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是其典型特征,可单侧或双侧发病,肿大的腮腺通常有明显的胀痛或触痛,表面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边缘不清。肿大的腮腺可波及周围组织,如颌下腺、舌下腺等,导致面部肿胀变形。
3.其他症状: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发热持续时间不等,短则1-2天,长则1周左右;部分患儿会有咽痛、咀嚼困难等表现,尤其是在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会加重。
(二)化脓性腮腺炎
1.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单侧腮腺区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腮腺导管口流出。
2.全身症状:患儿可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精神状态较差。
二、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一)流行性腮腺炎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患儿需要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隔离2-3周,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痛。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对症治疗
退热: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也可适当使用退热贴。但需注意低龄儿童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热药物,以防引起瑞氏综合征。
止痛:对于腮腺肿痛明显的患儿,可使用局部冷敷来缓解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3小时可重复一次。
3.抗病毒治疗:发病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一般病程超过72小时后,抗病毒药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应尽早使用。
(二)化脓性腮腺炎
1.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局部处理:保持腮腺导管口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口腔冲洗,以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对于已形成脓肿的患儿,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促进炎症消退。
三、不同年龄儿童腮腺炎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儿期(0-1岁)
1.症状特点:婴儿患腮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腮腺肿大可能不明显,而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容易出现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后全身反应更为强烈。
2.应对措施:婴儿患病时需要特别密切观察体温和精神状态,一旦发现体温持续升高或精神差,应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可使用柔软的纱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由于婴儿皮肤娇嫩,物理降温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皮肤。
(二)幼儿期(1-3岁)
1.症状特点:此阶段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腮腺肿大相对较为明显,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是否有咀嚼困难、哭闹不安等表现。化脓性腮腺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为突出。
2.应对措施:家长要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和进食情况,若幼儿因腮腺肿痛而拒绝进食,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养,保证营养摄入。对于化脓性腮腺炎的幼儿,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做好局部护理,定期观察脓肿变化情况。
(三)学龄期儿童(6-12岁)
1.症状特点:学龄期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症状相对典型,腮腺肿大较易被察觉,全身症状相对幼儿期和婴儿期较轻。化脓性腮腺炎在学龄期儿童中也可能发生,与细菌感染途径等因素有关。
2.应对措施:学龄期儿童可以配合隔离休息的要求,家长要督促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在治疗过程中,要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按时服药或接受治疗,同时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患病而产生焦虑情绪。
四、儿童腮腺炎的预防
(一)接种疫苗
1.接种时间:儿童可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疫苗),一般建议在12-15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疫苗的保护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
2.接种意义:MMR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风疹病毒的抗体,使儿童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当接触相应病毒时,可减少发病的几率或减轻发病时的症状。
(二)避免接触传染源
1.隔离患者: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若儿童所在幼儿园或学校有腮腺炎患儿,应及时将患儿隔离,避免其他儿童与之密切接触。因为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所以隔离传染源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2.环境消毒: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儿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
(三)增强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适当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跳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3-5天,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