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状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异,常见下腹疼痛(多持续,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不同年龄表现有别,久坐等生活方式可影响)、阴道分泌物异常(量多且性状异常,不注意卫生易加重)、异常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不规则出血,不良性生活方式可致)、全身症状(病情重时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熬夜等生活方式可致发热等)、其他症状(累及泌尿系统有尿频等,饮水少可增风险;累及肠道有消化症状,饮食不规律可加重)。
一、下腹疼痛
1.疼痛特点
多为持续性下腹部疼痛,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常加重。不同年龄段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活跃,炎症刺激下疼痛可能较为敏感;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疼痛感知可能与育龄期有所不同,但仍以持续下腹隐痛或胀痛为主。
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样疼痛;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时,疼痛程度相对较重,可为剧烈的下腹部绞痛。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盆腔血液循环相对不畅,炎症时疼痛可能更易被感知且不易缓解。而经常运动的女性,盆腔血液循环较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不适,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盆腔炎导致的下腹疼痛问题。
二、阴道分泌物异常
1.分泌物量
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脓性、灰白色、黄色等。例如输卵管炎时,炎症刺激输卵管黏膜分泌增加,导致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
不同年龄女性分泌物异常表现略有不同,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中,炎症时分泌物异常可能更易被忽视,因其对自身身体变化关注较少;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炎症时分泌物异常可能表现为量少但性状异常,如出现脓性分泌物等。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换内裤、经期不及时更换卫生巾等,容易滋生细菌,增加阴道分泌物异常的风险,进而加重盆腔炎病情。而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的女性,相对来说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程度可能较轻,且有利于炎症的控制。
三、异常阴道出血
1.出血情况
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如原本月经周期规律,经期3-7天,经量适中,患盆腔炎后可能出现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也可表现为非经期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如性交后出血、两次月经之间的点滴出血等。
对于有宫内节育器的女性,盆腔炎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因为宫内节育器作为异物存在于宫腔内,炎症刺激下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内膜不规则脱落而出血。不同年龄女性中,育龄期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较为常见,所以该人群异常阴道出血与盆腔炎的关联相对更密切;而青春期女性一般较少放置宫内节育器,异常阴道出血更多与自身内分泌调节等因素以及盆腔炎相关。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性生活不节制、多个性伴侣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进而导致异常阴道出血的发生。例如频繁更换性伴侣的女性,感染病原体的机会增多,更容易引发盆腔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四、全身症状
1.发热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甚至更高。年轻女性免疫力相对较好时,发热可能为中等度热;而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盆腔炎后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发热时患者可能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削弱机体免疫力,使女性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盆腔炎,进而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例如经常熬夜加班的女性,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免疫力下降,患盆腔炎的几率增加,发热等全身症状也更易出现。
2.乏力、食欲不振
患者可感到全身乏力,没有精神,活动耐力下降;同时食欲减退,不想进食。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毒素吸收等因素引起。不同年龄女性中,孕期女性出现盆腔炎时,由于身体负担较重,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孕期女性不仅要应对自身的生理变化,还要承受炎症带来的不适;而儿童期女性患盆腔炎极为罕见,主要发生在性活跃期女性,所以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主要在性活跃期及围绝经期等女性中体现。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会使女性体质较弱,更容易在患盆腔炎时出现明显的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例如长期素食且缺乏运动的女性,营养摄入不均衡,体质较差,患盆腔炎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五、其他症状
1.泌尿系统症状
若盆腔炎累及泌尿系统,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例如盆腔炎蔓延至膀胱周围时,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刺激征,出现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迫不及待要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疼痛)。不同年龄女性中,老年女性由于膀胱黏膜萎缩等生理变化,发生泌尿系统症状时可能更易出现尿失禁等情况,因为炎症刺激下膀胱功能紊乱,控制排尿的能力下降。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平时饮水过少的女性,尿液浓缩,细菌更容易在泌尿系统繁殖,增加了盆腔炎累及泌尿系统引发相关症状的风险。而每天保证充足饮水量(一般建议1500-2000ml左右)的女性,尿液对尿道有冲刷作用,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进而降低盆腔炎累及泌尿系统出现症状的可能性。
2.消化系统症状
盆腔炎病情严重时,可能波及肠道,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例如盆腔脓肿刺激直肠时,可导致腹泻,而如果脓肿压迫肠道,可能引起便秘。不同年龄女性中,儿童期女性患盆腔炎引发消化系统症状极为少见,主要发生在成年女性。对于孕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肠道,若合并盆腔炎,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孕期正常的身体变化而被忽视,需要特别注意鉴别。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女性,胃肠道功能容易紊乱,在患盆腔炎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而保持规律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女性,胃肠道功能相对稳定,盆腔炎时消化系统症状相对较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