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包括多种类型且无器质性病理基础的精神障碍,植物神经紊乱是其特殊类型。两者临床表现有别,神经官能症中不同类型各有特点,植物神经紊乱围绕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系统有特殊症状。诊断均需采集病史、评估症状并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上神经官能症有心理和药物治疗,植物神经紊乱有一般和对症治疗,神经官能症包含植物神经紊乱,需准确鉴别诊断并针对性治疗。
植物神经紊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相互平衡制约,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相关症状,如头晕、视物模糊、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心慌、憋气、多汗、四肢麻木等。所以,植物神经紊乱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定类型,神经官能症的范畴更广,包含了植物神经紊乱等多种类型。
两者的临床表现差异
神经官能症中不同类型的表现
神经衰弱:多见于青壮年期,脑力劳动者常见。主要症状有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例如,患者可能会在稍微进行脑力活动后就感到疲劳不堪,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同时可能伴有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问题。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形式。广泛性焦虑表现为过度的、持续性的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等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抖、坐立不安等;惊恐障碍则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焦虑体验,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会突然感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
强迫症: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情绪等,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好、自己是否说错话等;强迫行为是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行为,如反复洗手、计数、检查等,患者明知这些行为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控制。
植物神经紊乱的特殊表现:主要围绕自主神经所支配的器官系统出现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头晕、视物模糊、失眠、健忘、皮肤发麻发痒、心慌憋气、多汗、四肢麻木等,还可能涉及消化系统,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泌尿系统方面可能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男性患者可能有遗精、阳痿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女性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相关症状;年轻人如果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也容易引发植物神经紊乱。
两者的诊断要点
神经官能症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症状出现的时间、演变过程、伴随症状等,比如是否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是逐渐加重还是时轻时重等。
症状评估:通过专业的精神检查,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符合神经官能症各类型的典型症状,如是否有持续的情绪问题、强迫症状、恐惧症状等。
排除器质性疾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头颅CT、生化检查等,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因为神经官能症是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的,所以通过排除器质性疾病来支持神经官能症的诊断。
植物神经紊乱
自主神经相关症状评估:重点评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涉及的各个系统的症状表现,明确是否存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的相关症状。
排除其他疾病:同样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出现心慌、多汗等类似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可以进行鉴别。同时,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神经官能症相鉴别,因为植物神经紊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要明确其具体属于植物神经紊乱这一特定类型。不同年龄患者的诊断需要考虑其生理心理特点,比如儿童青少年出现相关症状时,要考虑是否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等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同时排除躯体疾病;老年患者则要考虑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因素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两者的治疗原则
神经官能症
心理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神经官能症,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如针对神经衰弱可以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疗法等;对于焦虑症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缓解情绪症状;对于强迫症可以采用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等,让患者逐渐面对恐惧的情境和观念,减少强迫行为。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心理治疗中的接受程度和效果可能不同,比如儿童青少年可能更适合游戏疗法等相对轻松的心理治疗方式;女性患者可能在心理治疗中更关注情感方面的疏导等。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药物。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对于抑郁症伴发的神经官能症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等。但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比如儿童青少年使用药物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的风险和收益。
植物神经紊乱
一般治疗: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期熬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可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不同年龄的人群适合的运动方式和生活调整方式不同,老年人适合缓慢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等,而年轻人可以选择强度稍大的运动;女性在特殊时期如经期、孕期、更年期等需要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维护自主神经功能。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进行处理,如出现失眠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的改善睡眠方法,如保持卧室安静、舒适的环境等,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再考虑适当的药物辅助,但要注意药物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避免对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心慌等心脏方面的症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同样要谨慎用药。
总之,神经官能症包含植物神经紊乱,两者在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准确鉴别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