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属于屈光不正,按病因分先天性和获得性,按轴位和度数分不同类型,有视力下降、视疲劳、视物重影等症状,可通过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检查,用佩戴眼镜(框架、隐形)或手术(角膜屈光、眼内屈光)矫正,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
一、散光的定义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
二、散光的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先天性散光:主要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形态发育不规则所致,在出生时就可能存在,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父母存在散光问题,子女发生先天性散光的概率相对较高。
2.获得性散光:多由眼部疾病引起,像角膜溃疡、角膜外伤、翼状胬肉等病变,会改变角膜的正常形态,从而导致散光;另外,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等也可能引发获得性散光。
(二)按散光轴位分类
可分为不同方向轴位的散光,例如散光轴位在180度方向、90度方向等不同位置,不同轴位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以及矫正方式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三)按散光度数分类
1.轻度散光:散光度数一般在100度以内,对视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仅在进行精细视力活动时会有轻微的视力下降表现。
2.中度散光:散光度数在100-200度之间,会明显影响视力,导致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较为明显。
3.重度散光:散光度数大于200度,视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眯眼视物等情况来试图改善视力。
三、散光的症状表现
1.视力下降: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散光,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具体下降程度与散光度数和轴位有关。例如,儿童如果存在中度散光,可能在看远处物体时会显得模糊不清,影响课堂上对黑板上字迹的观察。
2.视疲劳:患者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因为眼睛需要不断调节来试图看清物体,长时间用眼后会出现眼睛酸胀、疼痛、头痛等不适。比如学生长时间写作业时,由于散光导致视疲劳,可能会很快感到眼睛累,无法持续高效学习。
3.视物重影:由于不能形成清晰的焦点,看物体时会出现重影现象,尤其是在看比较细小或者复杂的物体时更为明显。例如看印刷的文字时,可能会觉得文字有重影,影响阅读体验。
四、散光的检查方法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散光以及散光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比如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让受检者距离视力表一定距离,记录其能看清的最小一行视力情况。
2.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包括插片验光等方法,验光师让受检者通过观察不同度数镜片下的视力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矫正度数。例如让受检者依次试戴不同度数的球镜和柱镜组合的镜片,找到能使视力达到最佳的镜片度数。
客观验光:常用的有电脑验光,通过仪器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快速得到初步的屈光度数等信息,但电脑验光结果需要结合主观验光进行调整和确认。
3.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详细了解角膜表面的形态,精确测量角膜各点的曲率半径等参数,对于诊断不规则散光等情况有重要价值。比如能够发现角膜是否存在局部的凹凸不平,从而明确散光的具体情况。
五、散光的矫正方法
(一)佩戴眼镜
1.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通过镜片的屈光作用来矫正散光,使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框架眼镜的选择和佩戴需要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等因素。例如儿童佩戴框架眼镜时,要选择合适的镜框大小和材质,确保佩戴舒适且不影响眼部正常发育。
2.隐形眼镜
软性隐形眼镜:对于一些散光度数不是特别高且角膜形态相对规则的患者可以选择,需要根据散光度数和轴位定制专门的散光隐形眼镜。但佩戴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对于不规则散光或者度数较高的散光患者有更好的矫正效果,它能够更好地贴合角膜表面,矫正散光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不过佩戴RGP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并且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二)手术矫正
1.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通过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这种手术适用于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且散光度数稳定的患者。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例如患者如果存在眼部活动性炎症、圆锥角膜等情况则不适合该手术。
飞秒激光手术:相对准分子激光手术更加精准,对角膜组织的损伤更小,恢复相对较快。同样需要符合严格的手术指征,术前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等,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2.眼内屈光手术:对于一些高度散光且不适合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眼内屈光手术,如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等,但该手术相对复杂,风险和并发症也需要充分评估。
六、不同人群散光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处于眼部发育阶段,散光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如果发现儿童存在散光,要及时进行验光等检查,根据具体情况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例如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散光,要定期复查,观察眼部发育和散光度数的变化情况,因为儿童的眼部还在不断发育,散光度数可能会有所改变。同时,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行为,预防散光度数进一步加深。
(二)青少年
青少年学习任务重,用眼强度大,散光可能会导致视疲劳等问题,影响学习效率。除了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散光外,要提醒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要休息10-15分钟,向远处眺望等,以减轻视疲劳,延缓散光度数的进展。
(三)成年人
成年人散光度数相对稳定,如果散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者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在选择矫正方式时,要根据自身的眼部情况、职业需求等综合考虑。例如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的成年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手术矫正来获得更好的视力质量,但术前一定要经过严格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