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由饮食(能量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睡眠不足)、遗传、疾病药物、心理等因素引起,会对心血管、呼吸、消化、骨骼肌肉系统及心理社会交往产生多方面危害,如心血管系统血脂异常、血压升高,呼吸系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功能下降,消化系统脂肪肝、胆囊疾病,骨骼肌肉系统骨龄异常、关节负担加重,心理社会交往方面出现心理问题、社会交往受限等。
一、儿童肥胖症的原因
(一)饮食因素
1.能量摄入过多:儿童如果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薯条、炸鸡等)、高糖饮料(可乐、果汁饮料等)以及过多的甜食(蛋糕、巧克力等),会导致能量摄入远远超过身体消耗,从而使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堆积。例如,一项针对儿童的研究发现,每天饮用1瓶含糖饮料的儿童,相比不饮用的儿童,肥胖风险会显著增加。
2.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而蛋白质、脂肪等供能物质比例过高。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且能量密度低,缺乏这类食物会影响儿童的正常代谢和体重控制。
(二)生活方式因素
1.缺乏运动:现代儿童的课余生活往往被电子设备占据,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玩手机等,导致身体活动量大大减少。儿童每天应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一般建议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如果运动量不足,能量消耗减少,就容易引发肥胖。例如,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的儿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户外活动时间充足的儿童。
2.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体内激素的平衡,例如会影响瘦素和饥饿素的分泌。瘦素可以抑制食欲,饥饿素则会刺激食欲。睡眠不足时,瘦素分泌减少,饥饿素分泌增加,导致儿童食欲增加,进而摄入更多食物,增加肥胖风险。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睡眠,睡眠不足会干扰正常的代谢调节。
(三)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儿童遗传肥胖的概率会增加。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儿童的代谢率、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等。例如,某些基因缺陷可能导致儿童的能量代谢途径出现异常,使得身体更容易储存脂肪。但遗传因素并不是绝对的,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遗传带来的肥胖风险。
(四)其他因素
1.疾病与药物影响:某些疾病如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导致儿童代谢减缓,从而引起肥胖。此外,一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物等也可能会影响儿童的体重,导致体重增加。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需要医生在诊断和用药时密切关注儿童的体重变化。
2.心理因素:部分儿童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等原因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从而导致肥胖。例如,一些儿童在面临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情况时,会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进而摄入过多食物导致体重增加。
二、儿童肥胖症的危害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血脂异常:肥胖儿童往往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些异常的血脂指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影响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例如,长期血脂异常的儿童,在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2.血压升高: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儿童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瘦素、抵抗素等,这些物质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血压升高。儿童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控制,会逐渐损害肾脏、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可能性。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儿童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部和上呼吸道周围脂肪堆积,导致气道狭窄。在睡眠时,气道容易塌陷,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儿童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深睡眠期,睡眠呼吸暂停会干扰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
2.肺功能下降:肥胖会增加胸廓的负担,限制肺部的扩张,导致肺功能下降。表现为肺活量减少、肺通气功能障碍等。例如,肥胖儿童的用力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往往低于正常体重儿童,这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耐力和日常活动能力。
(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脂肪肝: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高。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轻度脂肪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研究发现,肥胖儿童中有相当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发现肝脏脂肪浸润的情况。
2.胆囊疾病:肥胖儿童患胆囊疾病的风险增加,主要是因为肥胖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固醇含量升高,容易形成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会引起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儿童的消化功能和生活质量。
(四)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
1.骨龄异常:肥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骨龄发育。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的骨龄往往会提前,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生长潜力受到影响,最终身高低于正常体重儿童。骨龄提前是因为肥胖带来的内分泌和代谢变化会干扰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
2.关节负担加重:肥胖儿童的体重过重,会增加骨骼和关节的负担,尤其是下肢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长期的关节负担过重容易导致关节磨损、疼痛,增加患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
(五)对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1.心理问题:肥胖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可能会因为外貌受到同伴的嘲笑、歧视,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例如,一些肥胖儿童可能会回避社交活动,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2.社会交往受限:由于外貌和身体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肥胖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往往较窄,不利于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这会对儿童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