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发生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及免疫系统异常,遗传使个体易受刺激引发荨麻疹,免疫系统异常包括自身免疫性因素和免疫调节失衡;外在因素涵盖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环境、精神及其他等多方面,食物中海鲜、水果等可致过敏,药物中抗生素等可引发,感染有病毒、细菌,吸入物有花粉等,环境温度、接触物等有影响,精神紧张等可致发病,运动、基础疾病等也与荨麻疹相关。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部分荨麻疹与遗传有一定关联。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病史,个体遗传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会增加,使得机体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而引发荨麻疹。例如,某些遗传性过敏体质的人群,其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存在先天性的异常,在接触过敏原等刺激时,更易出现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
(二)免疫系统异常
1.自身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组织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可能会产生针对自身肥大细胞等的抗体,导致肥大细胞持续活化,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荨麻疹表现。比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荨麻疹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就是因为自身免疫异常累及了皮肤相关的免疫机制。
2.免疫调节失衡: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维持平衡,有效识别和应对外来抗原。但当免疫调节失衡时,如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等情况,可能会偏向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使得机体更容易对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进而引发荨麻疹。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加荨麻疹发生风险。
二、外在因素
(一)食物因素
1.动物性食物:常见的如鱼虾、蟹、贝类等海鲜类食物,其中所含的异种蛋白容易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当人体摄入这些食物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过敏原,启动免疫应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引起皮肤荨麻疹样改变。据相关研究统计,约有10%-15%的急性荨麻疹与食物过敏有关,其中海鲜是较为常见的引发食物过敏导致荨麻疹的因素之一。
2.植物性食物:某些水果(如芒果、草莓等)、蔬菜(如菠菜、竹笋等)也可能成为过敏原。以芒果为例,其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部分人群食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口唇周围红肿、瘙痒,甚至全身出现荨麻疹。
3.其他食物相关因素:食物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也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香精等,可能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发荨麻疹发作。
(二)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药物性荨麻疹的药物。这是因为抗生素作为外来的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再次接触该抗生素时,就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引起荨麻疹。有数据显示,约20%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
2.解热镇痛类药物:像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也可能导致荨麻疹。其引发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体内的炎症介质代谢等途径,诱发机体的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荨麻疹表现。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病毒相关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引起皮肤出现荨麻疹症状。常见的引起荨麻疹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诱发荨麻疹的常见原因之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等疾病过程中,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发生。
(四)吸入物因素
1.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漂浮的花粉颗粒被人体吸入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对于花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吸入花粉后,花粉作为过敏原与呼吸道或皮肤等处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引起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症状。不同地区的主要致敏花粉种类不同,如春季常见的树花粉、秋季常见的草花粉等。
2.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其排泄物、尸体等被人体吸入后,可引发过敏反应。尘螨过敏在荨麻疹的诱发因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室内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尘螨数量较多,更容易诱发荨麻疹。
3.其他吸入物:真菌孢子、动物皮屑、烟雾、汽车尾气等吸入物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刺激机体引发荨麻疹。例如一些对动物皮屑过敏的人,接触含有动物皮屑的空气后,就可能出现荨麻疹症状。
(五)环境因素
1.温度变化:突然的温度变化,如寒冷或炎热刺激,可能诱发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由于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局部皮肤血管发生收缩、扩张等变化,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而引起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而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扩张,也可能因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诱发荨麻疹发作。
2.接触性物质:皮肤接触某些物质也可引发荨麻疹,如某些植物(如荨麻)直接接触皮肤可引起接触性荨麻疹;一些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洗涤剂等)接触皮肤后,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出现。
(六)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增加荨麻疹的发生风险。例如当人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改变,可能干扰免疫系统的平衡,使得机体对过敏原的易感性增加,更容易出现荨麻疹症状。
(七)其他因素
1.运动:剧烈运动后也可能诱发荨麻疹,机制可能与运动导致体温升高、汗液成分改变等因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有关。部分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等荨麻疹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运动性荨麻疹。
2.疾病因素:一些基础疾病也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更容易并发荨麻疹;此外,糖尿病、胆囊炎、胃肠道疾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免疫等功能,增加荨麻疹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