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引发,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使个体易患及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功能紊乱、过敏体质);外在因素有食物(动物性、植物性食物)、药物(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感染(病毒、细菌感染)、环境(吸入物、物理因素)及其他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变化)。
一、内在因素引发荨麻疹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患上荨麻疹。例如,若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后代遗传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会增加。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变异与机体免疫调节等功能相关,当基因出现异常时,机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这种遗传因素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起作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更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观察皮肤等情况。
(二)免疫系统异常
1.免疫功能紊乱: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健康中起重要作用,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时,可能会错误地将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识别为过敏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就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相关的抗体产生异常,使得机体处于一种易过敏的免疫状态,进而诱发荨麻疹。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对于本身有免疫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免疫系统异常相关的荨麻疹。
2.过敏体质:过敏体质人群的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较高。他们接触到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过敏原时,体内会释放如组胺等化学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荨麻疹的症状,如皮肤瘙痒、风团等。过敏体质在儿童、青少年等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存在,且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但不同个体对不同过敏原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
二、外在因素引发荨麻疹
(一)食物因素
1.动物性食物:常见的如鱼虾、蟹贝等海鲜类食物,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等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当过敏体质人群食用后,容易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有人食用虾后,很快可能出现口唇肿胀、皮肤风团等荨麻疹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过敏原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对某些常见的辅食类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过敏,而成年人可能对一些特殊加工的肉类等过敏。
2.植物性食物:某些水果,如芒果、草莓等,以及某些蔬菜,如竹笋、菠菜等,也可能引起荨麻疹。例如,部分人食用芒果后会出现面部皮肤瘙痒、起红斑等类似荨麻疹的表现。植物性食物引起荨麻疹的机制也是因为其中含有的特定成分作为过敏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
(二)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荨麻疹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后,可能在数天内出现荨麻疹症状。其原理是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儿童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相关症状,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过敏反应可能更为复杂。
2.解热镇痛类:像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也可能引起荨麻疹。这类药物引起过敏的机制同样是通过免疫反应途径,导致机体出现皮肤等方面的过敏表现。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可能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荨麻疹。如儿童在患病毒性感冒过程中,可能伴随出现荨麻疹症状。病毒感染引发荨麻疹的具体机制与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关细胞因子等,影响皮肤血管等功能有关。
2.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荨麻疹。细菌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某些物质作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进而出现荨麻疹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感染不同病原体引发荨麻疹的概率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细菌等感染的影响,从而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
(四)环境因素
1.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吸入物是常见的环境过敏原。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人群吸入花粉后,容易引发荨麻疹。尘螨在室内环境中较为常见,当人们接触含有尘螨的灰尘等时,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不同季节、不同生活环境中吸入物的种类和浓度不同,会影响荨麻疹的发病情况。例如,在灰尘较多、尘螨滋生严重的室内环境中生活的人群,患荨麻疹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物理因素
冷、热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或炎热刺激都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在寒冷天气中暴露皮肤后,可能出现寒冷性荨麻疹,表现为接触寒冷部位出现风团等症状;而在炎热环境中,皮肤受热后也可能因血管扩张等原因引发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对冷、热刺激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的皮肤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冷、热刺激的影响而诱发荨麻疹。
日光照射:部分人对日光中的紫外线等成分敏感,长时间日光照射后可能出现日光性荨麻疹,表现为暴露于日光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风团等。不同性别对日光照射的敏感程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长期在户外活动且未做好防晒措施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日光性荨麻疹的影响。
机械性刺激:如摩擦、压力等机械性刺激也可能引发荨麻疹,称为人工性荨麻疹。例如,搔抓皮肤后,搔抓部位可能出现条索状风团。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性别人群中都可能发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但不同个体对机械性刺激的敏感阈值不同。
(五)其他因素
1.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从而诱发荨麻疹。例如,一些压力较大的成年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可能出现荨麻疹症状。精神因素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在学习压力等情况下,也可能因为精神因素诱发荨麻疹,但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的精神因素影响可能更多与家庭环境、生活中的突发情况等有关。
2.内分泌变化: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可能诱发荨麻疹。例如,妊娠期间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出现妊娠性荨麻疹。这种内分泌变化引发荨麻疹的机制与激素水平变化对免疫系统、皮肤血管等功能的影响有关。不同年龄的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需要关注自身内分泌变化对皮肤健康的影响,妊娠期间的女性更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