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第一针可能使部分人产生抗体,但抗体滴度通常较低且持续时间短,无法达到有效保护效果,需完成全程接种。

乙肝疫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以抵御病毒感染。接种第一针后,机体免疫系统开始识别疫苗中的抗原并启动免疫反应,约30%-50%的健康成年人可能在接种后1-2个月检测到抗体,但此时抗体滴度一般低于10mIU/ml,且维持时间较短,无法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按照规范免疫程序,需在第一针接种后1个月、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通过多次刺激免疫系统,可使抗体产生率提升至90%以上,且抗体滴度能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并维持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