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抑郁症患者通常无须立即服药,优先推荐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但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高危因素,则需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轻度抑郁症的核心干预手段为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建立积极应对策略;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保持每日7-9小时优质睡眠对稳定情绪至关重要;建立社交支持网络,每周至少参与2次线下社交活动,可降低孤独感。
然而,当上述措施效果有限,或患者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加重症状,甚至伴有自杀倾向时,需考虑药物干预。此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但用药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突然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