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若及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但重症病例可能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破伤风的致病机制是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侵犯神经系统,引发肌肉强直性痉挛。治疗核心在于中和游离毒素、控制痉挛症状及预防并发症。通过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快速中和毒素,抗生素能清除伤口内细菌,而镇静剂、肌松剂等药物可缓解肌肉痉挛。同时需严格监测呼吸功能,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加重症状。若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且治疗及时,神经系统损伤通常可逆。
若出现开放性伤口,尤其是被生锈金属、泥土污染的伤口,或伤口深窄、缺氧,应立即就医。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3-21天,早期症状包括咀嚼困难、面部肌肉僵硬,需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性治疗,切勿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