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引起的发烧可以采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休息与环境调节等措施处理。

1.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按照年龄和体重确定合适剂量,避免过量用药,用药间隔需遵循医嘱,不可频繁服药。
2.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帮助降温;也可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缓解发热不适,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刺激皮肤。
3.补充水分
发烧时身体水分消耗较快,需多喝温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同时促进身体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辅助降温。
4.休息与环境调节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对抗炎症;室内保持通风,维持温度在22-26℃,湿度在50%-60%,为身体创造舒适的恢复环境,减少体温波动。
若发烧持续超过3天、体温超过39℃且药物降温无效,或伴随剧烈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炎症部位和病因,接受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