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肺结核的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1.病因
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发病与机体免疫力暂时下降相关,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该细菌耐受力强,可通过飞沫长时间传播,主要侵犯肺部,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与长期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
2.临床表现
感冒起病急,症状集中在呼吸道局部,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常伴低热、乏力,一般5-7天可自愈。
肺结核起病较缓,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出现长期低热,多为午后潮热,伴盗汗、乏力、体重下降,咳嗽持续时间长,可出现咳痰、咯血,症状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且会逐渐加重。
3.影像学表现
感冒患者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时,肺部通常无明显异常改变,仅少数合并支气管炎者可能出现肺纹理轻度增粗。
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如肺部出现斑片状、条索状阴影,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部分患者可出现空洞、结节或钙化灶,这些表现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4.实验室检查
感冒患者血常规检查多正常,或出现淋巴细胞轻度升高,病毒检测可明确具体致病病毒,但临床一般无需常规检测。
肺结核患者血常规可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阳性,痰涂片或痰培养可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这是确诊依据,此外,结核抗体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也可辅助诊断肺结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