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措施一般包括抗焦虑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与正念疗法、生活方式调整等。

1.抗焦虑药物治疗
广泛性焦虑症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丁螺环酮、阿普唑仑等。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能快速缓解焦虑情绪,丁螺环酮适合长期维持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使用引发依赖,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注意观察嗜睡、头晕等副作用。
2.抗抑郁药物治疗
若焦虑症状伴随抑郁情绪,或需长期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这类药物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通常用药2-4周逐渐起效,需按疗程服用,定期复查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症状反复。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核心心理疗法,在心理医生指导下,通过识别并调整过度担忧、灾难化等负面思维模式,学习应对焦虑的技巧,如问题解决训练、放松训练。定期进行治疗,帮助建立积极认知,减少焦虑触发,长期坚持可改善症状。
4.放松训练与正念疗法
日常可学习放松训练,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深呼吸训练,通过主动放松身体缓解紧张焦虑;也可尝试正念疗法,专注当下感受,减少对未来的过度担忧,通过规律练习提升情绪调节能力,辅助减轻焦虑症状,适合作为长期自我管理方法。
5.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加重焦虑;适当进行适度运动,如慢跑、瑜伽、游泳,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避免这类饮品刺激神经,加剧焦虑感受,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若用药后焦虑症状无缓解、出现严重副作用,或焦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伴随自伤念头,应及时前往医院精神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