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定义和形成机制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集合系统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主要与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有关。生活中饮水过少导致尿液浓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肾结石。
胆结石指发生在胆囊内或者胆管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又称为胆石症。主要是由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过饱和析出结晶,或者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肥胖,女性激素(如多次妊娠),肝硬化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2.临床表现
肾结石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和有无感染、梗阻等并发症。较小的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而无症状,较大的结石可引起腰部隐痛或钝痛。当结石移动造成尿路梗阻时,会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难忍,可向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
部分胆结石患者可无症状,称为无症状胆结石。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有时伴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消化不良症状。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疼痛多为突发,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
3.诊断方法
肾结石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内的结石光团及后方声影,还能了解肾脏积水情况;X线平片能显示大部分含钙结石;CT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结石有重要价值。此外,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和血尿。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胆囊或胆管内的结石回声,还可观察胆囊壁的厚度、有无炎症等情况。CT检查对于诊断胆管内结石及鉴别结石与肿瘤等病变有一定帮助。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清晰显示胆管和胰管的形态,对于诊断胆系结石及了解胆管情况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