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癌最常见占卵巢上皮癌的比例高多为双侧呈囊性或囊实性有乳头状结构预后差与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相关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等有关;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无性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女性单侧居多实性触之如橡皮样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对化疗敏感预后好与生殖细胞异常分化有关;内胚窦瘤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女性单侧居多体积较大切面部分囊性有内胚窦样结构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差与生殖细胞向卵黄囊分化异常有关;未成熟畸胎瘤多为单侧实性含2-3个胚层由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恶性程度依情况判定复发及转移率较高部分患者经手术及化疗后预后可改善好发于年轻女性与胚胎期生殖细胞分化异常有关;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可分泌雌激素多为单侧呈圆形或椭圆形预后相对较好但有复发可能好发于中年女性与性索间质细胞异常增殖及激素分泌异常相关;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部分为恶性可分泌雌激素临床表现与颗粒细胞瘤相似多为单侧实性预后较好好发于中年女性与性索间质细胞异常分化有关;支持-间质细胞瘤罕见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可分泌雄激素女性患者可出现男性化表现好发于年轻女性与性索间质细胞异常分化形成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关。
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卵巢上皮癌的75%,多为双侧,肿瘤呈囊性或囊实性,组织学上具有明显的乳头状结构,预后相对较差。其发生与卵巢表面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相关,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与长期的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等可能有关。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无性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女性,单侧居多,肿瘤为实性,触之如橡皮样,镜下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对化疗非常敏感,预后较好。其发病与生殖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青春期女性是高发人群,可能与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异常相关。
内胚窦瘤(卵黄囊瘤):是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女性,肿瘤多为单侧,体积较大,切面部分囊性,组织学上可见内胚窦样结构,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差。发病机制与生殖细胞向卵黄囊分化异常有关,儿童和年轻女性是主要发病人群,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异常有关。
未成熟畸胎瘤:多为单侧实性肿瘤,含2-3个胚层,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组织的比例、分化程度等判定,复发及转移率较高,但部分患者手术及化疗后预后可改善,好发于年轻女性,发病与胚胎期生殖细胞分化异常有关。
性索间质肿瘤
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可分泌雌激素,故患者多有内分泌紊乱表现,如青春期前女孩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肿瘤多为单侧,呈圆形或椭圆形,预后相对较好,但有复发可能,好发于中年女性,发病与性索间质细胞的异常增殖及激素分泌异常相关。
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但有部分为恶性,可分泌雌激素,临床表现与颗粒细胞瘤相似,肿瘤多为单侧,实性,预后较好,好发于中年女性,发病机制与性索间质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支持-间质细胞瘤(睾丸母细胞瘤):罕见,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肿瘤可分泌雄激素,故女性患者可出现男性化表现,如多毛、声音嘶哑、阴蒂肥大等,好发于年轻女性,发病与性索间质细胞的异常分化形成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