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是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常见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红斑、丘疹等表现,内部因素含精神、内分泌、慢性疾病,外部因素有局部刺激与过敏,依病史及表现诊断,需与股癣、接触性皮炎鉴别,非药物干预为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等,药物用激素软膏,儿童需轻柔护理,成年男性避潮湿闷热等,老年患者重保湿及控基础病。
一、定义
阴囊湿疹是一种发生于阴囊部位的常见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湿疹的特殊类型,以阴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肥厚、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易反复。
二、病因
(一)内部因素
1.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诱发或加重阴囊湿疹。2.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干扰皮肤的正常代谢与免疫功能,增加发病风险。3.慢性疾病: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溃疡等)、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等)时,机体免疫状态失衡,易引发阴囊湿疹。
(二)外部因素
1.局部刺激:内裤材质不透气、过紧或摩擦,局部多汗(如久坐、高温环境等),搔抓、热水烫洗等机械性刺激,均可能破坏阴囊皮肤屏障,诱发炎症反应。2.过敏反应:接触某些过敏原(如化纤制品、外用药物、某些食物等),可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阴囊湿疹发作。
三、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阴囊部位出现多形性皮疹,初期可为红斑、密集的小丘疹,随后可发展为水疱、渗出,若继发感染则可出现脓疱,慢性期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等。2.瘙痒症状:瘙痒剧烈,常因搔抓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睡眠,部分患者可因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如局部刺激史、过敏史、慢性疾病史等)及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皮肤镜检查等辅助手段协助诊断。
(二)鉴别诊断
需与股癣鉴别,股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多单侧发病,皮损边界清晰,有丘疹、水疱,边缘有环状鳞屑,真菌镜检可呈阳性;还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致敏原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较单一。
五、治疗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阴囊,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擦干。2.调整生活方式: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高温环境,减少局部摩擦,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3.避免搔抓刺激:尽量克制搔抓行为,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二)药物治疗
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改善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儿童患者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婴幼儿阴囊湿疹需格外轻柔护理,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的婴儿专用洗护产品,避免使用成人护肤品。尽量减少纸尿裤的使用时长,保持局部干爽,避免因尿布不透气加重湿疹。
(二)成年男性
应注意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工作中需久坐者可定时起身活动,保持阴囊部位通风。选择合适的内裤材质,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三)老年患者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易干燥,阴囊湿疹患者需注重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但应避免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阴囊湿疹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