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有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病因,具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等非运动症状,主要依据病史采集等诊断,采用药物、手术、康复等治疗方式,老年患者需关注药物副作用等,儿童帕金森病罕见需谨慎鉴别及考虑生长发育特点。
一、定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使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引发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还常伴随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二、病因
1.遗传因素:约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特定基因变异会增加发病风险,如α-突触核蛋白基因等发生突变可能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
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如农药、工业化学品等,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几率,相关研究表明特定环境污染物会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
3.神经系统老化:随着年龄增长,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退化,是中老年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群体中该病患病率相对较高。
三、症状表现
1.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肌强直:表现为肢体僵硬,运动时阻力增加,患者感觉肢体发紧、活动不灵活。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如起床、翻身、步行、转弯等动作变缓,面部表情减少呈面具脸。
姿势平衡障碍:晚期出现,易发生跌倒,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走安全。
2.非运动症状
嗅觉减退: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是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多梦、易醒及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等。
便秘:肠道蠕动减慢导致,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生活质量。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神经系统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一般采用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通过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特征、病程进展等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进行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AT-SPECT)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五、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替代剂(如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缓解症状,但需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用药。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异动症的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通过植入脑内电极调节神经核团活动改善运动症状。
3.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作业疗法(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言语训练等,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需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左旋多巴可能引起异动症、精神症状等,同时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差,跌倒风险高,应加强环境安全防护,如去除障碍物、使用辅助行走器具等。
2.儿童帕金森病:极为罕见,多与遗传等因素相关,诊断时需谨慎鉴别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案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不恰当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健康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