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作期有运动功能障碍致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感觉障碍致偏身感觉减退消失、言语障碍、视觉障碍、平衡与协调障碍,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主干闭塞有对侧偏瘫等意识障碍分支血栓轻些有单眼黑矇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脑干梗死有眩晕等交叉性瘫痪等小脑梗死有共济失调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合并基础病,儿童少见因先天或感染等有肢体运动异常等,有基础病史人群症状易与基础病重叠且风险高需关注控制基础病。
一、急性发作期常见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如上肢或下肢)无力、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导致偏瘫,表现为不能正常持物、行走困难,甚至完全不能活动。这是因为血栓影响了脑部支配运动区域的血管,导致相应神经功能受损,使得肢体的运动传导受阻。例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血栓时,常出现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可表现为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如面部、肢体等部位对疼痛、温度、触觉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是由于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累,导致感觉信息无法正常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感知。
3.言语障碍:常见的有说话不清(构音障碍)、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等。若血栓累及语言中枢相关区域,会影响语言的产生、理解和表达功能。比如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区域发生血栓时,容易出现言语方面的问题。
4.视觉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视物模糊、复视(看东西重影)等情况。这是因为眼部的血液供应或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受到血栓影响,导致视觉信息的传递或处理出现异常。
5.平衡与协调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容易跌倒,精细动作难以完成等。当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血栓时,常影响到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神经结构,导致平衡功能紊乱。
二、不同血管部位血栓形成的特异性表现
1.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若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还可能伴有意识障碍。因为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大部分区域,其血栓形成会严重影响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
若为颈内动脉分支血栓形成,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所供应区域的相应功能障碍,如眼部供血相关分支受累时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矇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脑干梗死时,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即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等表现。这是因为椎-基底动脉供应脑干等结构,其血栓形成会直接影响脑干内众多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功能。
小脑梗死时,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如行走时步态不稳、肢体协调动作差)、剧烈眩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因压迫脑干导致呼吸、循环障碍。
三、特殊人群的表现特点
1.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无力、头晕等,容易被忽视,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得病情判断更复杂,需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变化。
2.儿童:儿童脑血栓相对少见,但可因先天性血管畸形、感染等因素引发,表现可能包括突发的肢体运动异常、头痛、呕吐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发生脑血栓时,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导致的不适有重叠,需注意区分,且这类人群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更高,更应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