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炎主要症状为胸部肋间或腹部带状刺痛、灼痛,咳嗽等时加剧,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单侧或双侧发病,儿童表述不清晰需家长观察;体征检查有受累区域明显压痛及可能的感觉异常;辅助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需与胸膜炎、冠心病、带状疱疹等鉴别,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是否为肋间神经炎。
一、症状表现
肋间神经炎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在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可能会加剧。疼痛通常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可为单侧发病,也可能双侧发病,疼痛区域较为固定,一般不会超过身体中线。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表述可能相对不清晰,需家长密切观察其是否有哭闹、对胸部特定区域敏感等情况。
二、体征检查
1.压痛检查: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受累肋间神经分布区域有明显压痛,尤其是在胸椎旁、腋中线等肋间神经走行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反应。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紧张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感觉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如感觉过敏或减退。感觉过敏表现为对正常刺激的疼痛感觉增强,感觉减退则是对刺激的感觉反应减弱,通过轻触觉、痛觉等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情况,但感觉检查在儿童中的实施相对复杂,需要更耐心的操作。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可用于排除肺部疾病、肋骨骨折等其他可能引起胸痛的疾病。对于儿童,X线检查要注意辐射防护,控制辐射剂量。
CT检查: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肋骨、胸椎等结构,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肋骨病变、胸椎病变等可能导致肋间神经炎的病因。例如,是否有肋骨骨折愈合不良、胸椎小关节紊乱等情况,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MRI检查: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用于观察肋间神经周围组织情况,如是否有神经周围炎症、水肿等表现。在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一些细微的软组织病变的检测比CT更具优势。
2.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检查: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评估肋间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电活动情况。如果存在肋间神经炎,可能会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动作电位异常等表现。对于儿童,由于其肌肉和神经发育特点,检查时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来准确获取可靠的检查结果。
四、鉴别诊断
1.胸膜炎:胸膜炎也可引起胸痛,但胸膜炎的疼痛多与呼吸运动相关,疼痛部位不如肋间神经炎那样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典型,而且胸膜炎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胸部体征可能有胸膜摩擦音等,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可进一步鉴别。
2.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多位于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等,常与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等改变,与肋间神经炎的疼痛特点和相关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
3.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在出疹前可能会有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随后会出现成簇的疱疹,而肋间神经炎一般不会出现疱疹,可通过是否出现疱疹及疱疹的特点来进行鉴别。
总之,判断是否为肋间神经炎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胸痛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