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耳鸣可能由耳部疾病(外耳、中耳、内耳病变)、全身性疾病(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因素(噪声暴露、药物、心理因素)引起,出现一直耳鸣应及时赴耳鼻喉科就诊,儿童需儿科与耳鼻喉科联合就诊且家长详告病史等情况,老年人需考虑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并详描述病情。
耳部疾病:
外耳病变: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等可引起耳鸣。例如,外耳道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时,就可能导致耳鸣症状,这种情况在有挖耳习惯且未定期清理外耳道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若将小物件塞入外耳道也易出现此类问题。
中耳病变: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可引发耳鸣。中耳炎在儿童和成人中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咽鼓管较短、宽且直,上呼吸道感染时更易累及中耳引发炎症从而出现耳鸣;成人中耳炎多与感染、咽鼓管功能不良等有关。
内耳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可导致耳鸣。梅尼埃病多见于中青年人,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等;突发性耳聋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听力下降伴耳鸣,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全身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引起耳鸣。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耳鸣症状,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年龄增长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增加了发病风险。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可导致耳鸣。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神经病变,累及听觉神经就可能引发耳鸣,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有发生可能,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病程较长等因素更易出现并发症相关的耳鸣。
神经系统疾病:脑供血不足、听神经瘤等可引起耳鸣。脑供血不足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听神经瘤多发生于成年人,肿瘤生长可能压迫听神经导致耳鸣。
其他因素:
噪声暴露: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如工厂工人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喜欢佩戴耳机长时间听高分贝音乐的人群等,都可能因噪声损伤内耳毛细胞而出现耳鸣,不同年龄接触噪声的人群均可受累,儿童若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也会影响听力及引发耳鸣。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导致耳鸣副作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密切关注耳部症状,儿童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使用可能耳毒性的药物时更应谨慎,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密切监测听力等情况。
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引发或加重耳鸣。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心理因素出现耳鸣,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成年人更易因心理压力导致耳鸣,儿童若长期精神压抑等也可能出现相关症状。
一直耳鸣的就医建议
及时就诊:如果出现一直耳鸣的情况,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包括耳镜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检查等,以明确耳部是否存在病变。对于怀疑有全身性疾病引起耳鸣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相关的全身检查,如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出现一直耳鸣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及时带儿童到儿科及耳鼻喉科联合就诊,详细向医生告知儿童的病史、近期生活环境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老年人出现一直耳鸣时,除了关注耳部及全身疾病外,还需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耳鸣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