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的发生由内在和外在等多种因素引起。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使儿童易获过敏体质,以及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致免疫失衡;外在因素有食物(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感染(病毒、细菌)、药物、接触性(吸入物、化学物质)、物理(机械性刺激、温度变化)等因素,还有精神因素及慢性疾病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一、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
若儿童家族中有荨麻疹病史,尤其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儿童遗传获得过敏体质的概率会增加,进而更容易引发荨麻疹。例如有研究表明,父母双方都有过敏史时,子女患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的风险显著高于父母无过敏史的儿童。
(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相对不完善。在接触过敏原等刺激时,免疫系统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导致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荨麻疹。比如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调节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对各种外界因素的适应能力较弱,更易因免疫失衡而发生荨麻疹。
二、外在因素
(一)食物因素
1.动物性蛋白:常见的有鱼虾、蟹、贝类、牛奶、鸡蛋等。例如儿童食用了未煮熟的海鲜,其中的蛋白质可能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发生。研究发现,约1/3的儿童荨麻疹与食物过敏相关,动物性蛋白是常见的过敏原来源。
2.植物性食物:某些水果(如芒果、草莓、菠萝等)、蔬菜(如茄子、竹笋、菠菜等)也可能引起儿童荨麻疹。比如有的儿童吃了芒果后,口唇周围出现红斑、风团样皮疹,即可能是芒果引起的过敏反应。
(二)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感冒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儿童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作为病原体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儿童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能同时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2.细菌感染: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都可能诱发儿童荨麻疹。比如皮肤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引发荨麻疹。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儿童发生荨麻疹样反应,常见的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例如儿童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可能在用药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荨麻疹样皮疹,这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四)接触性因素
1.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等吸入物可引起儿童荨麻疹。儿童在接触这些吸入性过敏原后,过敏原被机体接触,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比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儿童接触花粉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伴荨麻疹样皮疹。
2.接触性化学物质:某些儿童接触了新的洗涤剂、化妆品、橡胶制品等化学物质后,可能因接触性过敏而引发荨麻疹。例如儿童接触了新换的洗衣液后,皮肤出现红斑、风团。
(五)物理因素
1.机械性刺激:如摩擦、压力等。儿童皮肤比较娇嫩,受到衣物过紧、搔抓等机械性刺激后,可能引起局部荨麻疹。比如儿童穿紧身衣后,受压部位出现风团样皮疹。
2.温度变化:冷、热刺激也可导致儿童荨麻疹。例如儿童突然接触冷水或寒冷空气后,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或在受热后,皮肤出现红斑、风团。
(六)其他因素
儿童的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荨麻疹的发生,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另外,一些慢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儿童荨麻疹的发生风险增加。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儿童,同时出现荨麻疹的概率可能高于正常儿童。



